第288章 地方自治实验的成效(第2/4页)

一想起那个无辜惨死的花季少女,蔡锷的心里便如同刀搅一般难受。

蔡锷知道,如果不是因为对方想要以此事来打击自己,她根本就不会死。

小凤仙的鲜血,加上此前发生的一系列事件,使现在的蔡锷,对于布党的阴谋和真实面目,已经了解得相当清楚了。

蔡锷将手中的“枪剑”检查了一下,然后取下了平时一直佩带的佩刀,将剑佩在了身上。他佩好剑后,又试了试拔剑和瞄准,这才回到桌前,开始处理桌面上的文件。

江西,南昌,江西督军府。

“怎么还不休息?”

正在写信的唐璟转过头,看到唐夫人将一件衣服披在了他的身上,心里不由得涌起一阵暖流,他笑了笑,放下了手中的笔,轻轻握住了她搭在他肩膀上的纤纤柔荑。

唐夫人双臂轻轻的搂住他的脖颈,不经意的看了看桌面上的信纸。

“是写给杨瀚之的?我的督军大人?”唐夫人笑着问道,话语里带有一丝戏谑之意,和掩饰不住的自豪。

现在的唐璟,已经由原来小小的镇守使,升任为主管一省的督军了(在袁世凯的弘宪帝国覆亡后,各省将军又改回了督军的名称)。

唐璟点了点头,握了握她的手指。

“杨瀚之的边防督办要被拿掉了,是不是京里有人暗中使坏?”唐夫人轻轻歪过头,看了几眼信中的内容,问道,“你是想要劝他不要离职吗?”

“不是,离职的事,是他自己主动要求的,我知道他为的是什么。”唐璟摇了摇头,说道。

“你果然是他杨瀚之的知己。”唐夫人笑道,“从他上天云山的那一天,我就有这种预感。”

“虽然我是不赞成他离职的,但我想,以他的性格,没有留后手,这么做是说不过去的,所以我对他这么做并不担心。”唐璟说道,“因为到现在为止,他还真就没有走错过。”

“那你写信给他做什么?是请示汇报,还是表忠心?”唐夫人开玩笑似的问道。

“都不是,这封信,其实是关于地方自治的。”唐璟伸出一只手将信拿了起来,递给了妻子,“这地方自治,一直是他比较关心的问题。”

“自治?是他想在江西,也实行湖南那样的自治吗?”唐夫人微微一愣,问道。

“湖南的情况,并不适用于江西和其它的省,咱们中国,现在并不是所有的省都可以实行自治的。”唐璟说道,“我觉得他是明白这一点的,他既然非常关心自治的实效,我觉得有必要把我看到的情况和我的想法告诉他。”

听了丈夫的话,唐夫人的眉头微蹙,接过信仔细的看了起来。

“……自晚清以来,‘地方自治’在民间是一种极为普及的政治思潮,无论是立宪派还是革命党,还是其它社会团体,都对‘地方自治’怀有浓厚之兴趣。梁任公曾言:‘以地方自治为立国之本,可谓深通政术之大原,最切中国当今之急务’,一国政治之基础在于地方自治。地方自治者,即国之础石也,础不坚,则国不固。”

“如君所常言,若欲实现全民民主;其路径,是军政——训政——宪政;而训政时期之唯一之要政,即‘地方自治’,其操作模式,即以县为基本单位分县自治,军政府授地方自治权于人民,而自总揽国事之时代,期间,地方自治权归之其地之人民,地方议会议员及地方官皆由人民选举。”

“君谈及日本政制时曾言:日本之市、町、村组织都很健全。日本之强,非强于其坚甲利兵,乃强于其地方组织之健全。要考察日本政制,最好看看他们的地方自治。不过他们这种地方自治,官治气息很重,是不合乎民权主义及全民政治的要求的。”

“湖南行自治之后,或言为防自治省割据,分裂国家主权,军政时期及训政时期,所最先著重者,在以县为自治单位,盖必如是,然后民权有所托始,主权在民之规定,使不至成为空文也,今于此忽之,其流弊遂不可胜言。此论理由有三,第一,以县为自治单位,所以移官治于民治也。今既不行,则中央及省仍保其官治状态,专制旧习,何由打破?第二,事之最切于人民者,莫如一县以内之事,县自治尚未经训练,对于中央及省,何怪其茫昧不知津涯。第三,人口清查,户籍厘定,皆县自治最先之务。此事既办,然后可以言选举。今先后颠倒,则所谓选举,适为劣绅,土豪之求官捷径,无怪选举舞弊,所在皆是。第四,人民有县自治以为凭藉,则进而参与国事,可以绰绰然有余裕,与分子构成团体之学理,乃不相违。苟不如是,则人民失其参与国事之根据,无怪国事操纵于武人及官僚之手,此所谓合九州之铁铸成大错者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