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2章 分赃不成又如何(第3/4页)

而事实上,多年以后,正是巴黎和会种下的不和种子,最后演变成了另外一场规模空前的残酷战争。

对于日本来说,巴黎和会可以说是一次“外交总失败”,日本代表团一度决定拒签合约,西园寺公望、牧野伸显、吉田茂和近卫文磨等日本代表团成员集体辞职,结果未获日本政府批准。尽管想要罢工,但在随后的日子里,他们还是就德国在太平洋地区的殖民地分配问题进行了艰苦的谈判,日本得到了德国在太平洋上的属地(英法为了扶持日本牵制中国和美国,在德国太平洋属地问题上支持了日本),日本人的巴黎之行也由此避免了彻底失败。

顾维钧收回了自己的思绪,此时,在凡尔赛宫镜厅貌似庄严的签字仪式上,唯有日本代表的座位上有两个空无一人,主持和会的法国总理克里孟梭虽面露不悦之色,却也无话可说。

不一会儿,正式签字的时间到了,两名德国代表被领到了金色的签字桌前,在默不作声中完成了签字之后,便被带离了会场,看到白发苍苍的德国外长埃茨贝格尔那阴郁忧伤的表情,顾维钧禁不住在心里发出了一声深深的叹息。

很快,英国首相劳合·乔治便来到了桌前,他志得意满地坐在了桌前,在工作人员的指示下,在英国的位置上签上了自己的名字。随后法国总理克里孟梭和美国总统威尔逊也上前在和约上签字。

轮到中国代表签字了,正当顾维钧站起身来,准备上前时,牧野伸显却抢先站了起来,大步流星的走到了桌旁,在日本的位置上飞快地签下了自己的名字。

牧野伸显签完字,用冰冷的目光看了顾维钧一眼,转身傲然离去。

“我还以为他要说日本拒绝签字呢。”魏宸组在一旁轻声冷笑了一声。

“他没有那个胆子就是了。”另一位中国代表说道。

对于日本人的无礼行为,顾维钧宽厚地报之一笑。

此时的顾维钧无意于这样的意气之争,因为他知道,尽管牧野伸显在本次大会当中为了日本的利益甚至打出了“人种牌”,但结果还是一样的失败。而中国在巴黎和会上所得到的,是日本根本不能比的。

不过,对于牧野伸显耍的这一手,顾维钧还是相当佩服的。

牧野伸显1861年11月24日(文久元年10月22日)生于萨摩国鹿儿岛城下加治屋町猫之药师小路,是萨摩藩士大久保利通和妻子满寿子的次子。在出生后不久,他就被过继给了大久保利通的姨表兄弟牧野吉之丞。1871年(明治4年)牧野伸显11岁的时候便与父亲和哥哥一起随岩仓具视的遣欧使节团奔赴美国,他先后进入费城初中,费城大学进修,后来又进入东京帝国大学学习。1880年(明治13年),牧野伸显退学进入外务省,后来又分配到日本驻伦敦的公使馆工作,在那时他和赴欧洲进行宪法调查的伊藤博文相识。此后,牧野伸显历任福井县知事,茨城县知事,文部次官,驻奥匈帝国公使,驻意大利公使等职,在西园寺公望第一次组阁时任内阁文部大臣,在第二次西园寺内阁中任农商务大臣,后转任为枢密院长官,在第一次山本权兵卫内阁时又担任过外务大臣。这个时期的牧野伸显,与伊藤博文和西园寺公望接近,成为立宪政友会的资深官僚政治家。他主张对外国进行协调外交,强调在日本实行英美式的民主政治。1920年(大正9年),牧野伸显就任宫内大臣,因为他是大久保侯爵的儿子,特授子爵。据说他被授予内大臣是因为坚信英美民主政治的元老西园寺公望的推荐。西园寺公望讨厌大正天皇周围及宫中狂热的皇室崇拜者,他想要尽量使皇室避免卷入政治斗争当中。牧野伸显体会西园寺公望的心意,在宫中一直坚持自由主义做为政治使命。他一方面依靠萨摩藩系在政界的力量,一方面利用自己在外交界的势力巩固自己在宫中独特的地位,因而深得大正天皇和摄政宫裕仁亲王的信任,此次巴黎和会作为次席大使参加。这一次日本代表团名义上的首席代表是元老西园寺公望,可是实际上是牧野伸显指挥,在代表团的随员中,就有牧野伸显的女婿吉田茂和近卫文磨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