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0章 上原勇作的迷惑(第2/4页)

吴佩孚握紧的拳头慢慢的放松开来,此刻他的思想已经挣脱了现实夹缝的束缚,找到了正确的方向。窗外的凉风习习拂来,淤积于心头的烦躁不安此时消失殆尽,让他的精神为之一振。

“英美一向自号是热爱和平和正义的国家,他们前些日子还称决不能容忍日本人在中国的胡作非为。英美公使不止一次保证,英美政府将全力保障中国的独立和平,以防止苏俄布尔什维克主义向东方蔓延。”施肇基说道,“这其实就是表明,他们想要调停战事,不愿意看到有一方坐大。”

“那就是说,咱们现在应该保存实力,不要让英美得出我们有凌驾于日本之上的迹象,以后才好发展,是这个意思吧?”吴佩孚转向杨朔铭问道。

“对。”杨朔铭点了点头,“而且苏俄对英美日本以及我国也是很大的威胁,正好可以借此机会一并解决。”

正在这时,一名侍卫悄悄的进来,向杨朔铭报告早晨山下又发生了一起枪击事件。听到侍卫的报告,蔡锷吴佩孚等人的眼中不自觉的闪过一丝担忧之色,但杨朔铭却只是微微颔首,示意他知道了,并没有显得太过在意。

杨朔铭本人对此并不担心,是因为他知道,自己有“超级电脑眼”的帮助,任何企图暗算他本人的阴谋都是微不足道的和注定不会成功的。

但是,他必须要从源头阻止这些阴谋向他身边的人乃至整个中国扩散!

“现在和谈的结果,是日本政府同意放弃在我国的所有权益,但他们似乎并不打算把台湾和朝鲜交给咱们,”杨朔铭说道,“朝鲜那边咱们可以适当的让一让,但台湾必须收回。”

“我觉得,日本恐怕不会同意放弃朝鲜和台湾。”施肇基答道。

“我们可以和他们做一笔交易,”杨朔铭的嘴角突然现出了一丝诡异的笑容,“当然,咱们交易出去的东西,可是慷他人之慨的。”

听到杨朔铭说出“慷他人之慨”这句话来,在座的所有人都是一愣。

此时的杨朔铭,目光忽然落在了墙上的巨幅地图上,蔡锷、蒋百里和吴佩孚注意到杨朔铭盯着的中、东西伯利亚地区的位置,不由得恍然大悟。

1921年10月6日,英美两国政府提出联合调停中日战事。

10月10日,美国总统威尔逊代表美国政府发表谈话,提出解决中日战事的四点建议。并提议双方马上停火。

10月13日,中国政府公开表示接受美国政府的和平建议。

10月14日,日本政府表示接受英美和平建议,举行和谈,但并未表示接受美国的停火建议。

日本,东京,皇宫。

两辆美国制造的豪华汽车一前一后驶过了护城河,穿过空荡荡的肃静的皇宫广场公园,又沿着砂石铺成的整齐的林荫道行驶了大约五分钟,然后悄无声息地停在戒备森严的门外的石阶下面。

一名身材高大的侍从武官上前拉开车门。

“上原将军,请跟我觐见天皇陛下。”

这是大正十年十月下旬的一天中午,赤道北半球热辣辣的太阳凶猛地照耀着没有人影的皇宫建筑群及祥和宁静的林间空地,身材矮小的日本陆军大将上原勇作被侍从武官带领着,亦步亦趋地穿行在被称作“圣地”的宫内石径上。上原勇作肃穆地走着,他面部表情庄严而呆板,腰杆挺直,军人的脚步努力迈得又直又标准。但是挎在腰间的那柄长把军刀不停地击打着他的脚踝,妨碍了军人腿部动作的完整性,这就使得他的全部努力看上去好象一个出了毛病的机器人,磕磕绊绊而又身不由己。

来到高大阴森的温明殿,这是供奉天照大神“御灵”和皇室祭祖的地方,按照通常惯例,除皇室成员和极少数的贵族重臣外,一般大臣的脚步到此为止,任何人不得越雷池一步。但是这位天皇御侍武官的脚步并没有停留,他带领上原勇作绕过大殿,登上了一段石阶,又在幽静的长廊里穿行了大约十分钟,然后来到天皇陛下御批和办公的西式御学问所甄见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