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0章 黄金谜踪(第3/4页)

杨朔铭似乎没有注意到她的离去,他飞快地浏览了一下手中的绝密文件,又抬头看了看墙壁上的挂钟,若有所思的点了点头,自言自语的嘀咕了一句。

“‘新菌种’的效果,怕是还得等上几天才能够知道了。”

库伦,中国陆军西北方面军参谋部。

西北方面军参谋部设在原来俄国人盖的一座小楼里,而在参谋部的一间不大的办公室里,一位穿着中国陆军少将军服面容清瘦的美国军官,正在灯下奋笔疾书。

这位美国军官,便是乔治?卡特利特·马歇尔。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马歇尔随潘兴将军凯旋回到美国。尽管得胜回国的美军将士们受到了国内民众热烈的欢迎,但也仅限于“欢迎”而已。在欢迎之后,一切归于平静。马歇尔的战时临时上校军衔被取消,仍然当他的上尉。虽然他仍然被留在了潘兴将军的手下任职,不久又晋升为正式的少校。但这次晋升并未使他感到高兴。

因为到现在为止,他已经当了整整18年的军官,但却还只是一个少校而已。

1921年中国和日本再次爆发战争。马歇尔对日本野蛮挑起对中国的侵略战争极为愤怒,他决定到中国军队当中任职,以充实自己,结果如愿以偿,并且因为战功,获得了他根本想不到的中国政府给他的少将军衔。

此时的马歇尔,正用笔一丝不苟地记下在中国的传奇经历。

“……跟随高尔察克上将的忠于俄国政府的军队还有50多万人,伴随着他们的,是75万反对布尔什维克、留恋沙皇政府的流亡者,其中主教、僧侣及修女等占了27万人;此外,贵族妇女和她们的孩子也有20余万人。而正是这些人,进行了人类历史上一场史无前例的艰苦悲壮的远征……”

“而在这120多万人组成的浩浩荡荡的逃亡队伍中,其实还藏有一个惊人的秘密——当时价值5亿美元的重达500吨的金块……”

“在俄国爆发革命之后,原来的沙皇俄国黑海舰队司令亚历山大?高尔察克上将集合了俄国军队的残余部分,组织起反抗苏维埃政权的武装力量,他们在英国的援助下,在鄂木斯克成立了独立政府。但没过多久,1919年11月,鄂木斯克即被苏维埃军队攻占。为了保存实力,高尔察克决定率领他的部下横穿6000多公里的西伯利亚,逃往太平洋沿岸,在那里寻求日本的支持,再同布尔什维克军队作战。而这些数额巨大的黄金,正是沙皇拨付给高尔察克的军费,分装在28辆武装押运车辆中。”

“没有亲身去过西伯利亚的人,是无法想象那里的寒冷的。鄂木斯克的冬天平均气温为零下22℃。125万大军在高尔察克的带领下踏上了6000公里之遥的征途,零下二十几摄氏度对于生活在俄罗斯欧洲部分的人来说并不稀罕,可是谁也没想到,远征队伍刚刚走了几天,气温就从出发时的零下30℃陡然降到了零下60℃。距鄂木斯克以东1000多公里的托木斯克小城是这场灾难开始的地方,它是当年地球上最冷的城镇。”

“……凛冽的寒风吼叫着,暴风雪象锯子一般的扫过人们的身体,给有史以来罕见的大迁移人群带来了难以形容的苦难。没过多久,无边无际的西伯利亚的雪原上,冻僵的人、丢弃的雪橇、冻死的马匹,连同死尸和四周永远也下不完的雪,铺满了西伯利亚的道路。”

“从1919年11月13日到1920年2月,三个月的时间里,一场难以置信的奇寒引发的人类悲剧,一天也不间断地演变成了连续剧。装载着金块的28辆武装押运车辆的燃料完全用光了,迫不得已,他们只好把金块换到了马拉雪橇上。但是,极度的寒冷使得拉雪橇的西伯利亚良种马也一匹接一匹地死去,这批从俄罗斯帝国政府继承来的巨额财宝,最后不得不丢弃在了西伯利亚的无边荒野上。这500吨金块的下落没有人知晓,到现在为止仍是一个巨大的谜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