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9章 对马海峡的“喜相逢”(第2/4页)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哈尔西因为表现英勇,屡立战功,分别获得了英国政府颁发的维多利亚十字勋章和中国政府颁发的一等嘉禾勋章。但哈尔西对此似乎并不太在意。对哈尔西来说,他已经在战斗中得到了想要的一切。对于他服役这么长时间的中国海军,他已经产生了深深的眷恋之情,中国海军官兵对这头勇敢的“蛮牛”也感到依依不舍,用哈尔西的话,“我们的友谊是用鲜血凝成的。”

战争的结束对哈尔西这样的猛将来说等同于失业,在哈尔西交卸职务准备回国之际,“幸运”的消息传来,随着远东局势的紧张加剧,中国政府迫切要求保留中国军队中的美国军官以协助中国军队作战,而中美两国海军的合作并未因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结束而停止,在美国政府的默许下,哈尔西等美国海军军官得以继续留在了中国海军当中。

对于中国付出巨大的代价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国国内一直质疑和责难的声音不断,认为中国政府是在拿自己的军人的生命为欧洲列强充当炮灰,但汤芗铭等中国军队的将领却并不这么认为。

因为从纯粹的军事角度考虑,以这样的方式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对中国军队有着非常积极的意义:美英等国为中国培养出了一大批经历战火考验的优秀的军官,象陆军的装甲集群战术、渗透战术、闪电战术和海军的“AT”战术等新式战术也是在这场战争中逐渐熟悉的,此外还有大量的海陆空装备在欧洲的战场上得到了很好的实战检验。

象这一次,在得知“海参崴事变”发生后,中国军队能在这么短的时间里作出凌厉的反应,美国陆军和海军派出的大批军事人员继续协助中国军队的作用功不可没。象这一次中国海军派出了最先进的三艘主力舰护送陆军前往海参崴,支援在那里作战的中国海陆军,美国“顾问”仍然和以前一样,充当着不可或缺的角色。

“可是,我的朋友,你可不要忘了,我们这一次的任务,不是来和日本人决斗的,而是护送陆军部队到海参崴去啊。”汤芗铭当然知道此时好战的“蛮牛”在心里想着什么,笑着提醒了他一句。

“放心吧,我记得我的职责。”哈尔西笑道,“相信我。”

看到哈尔西会心的笑容,汤芗铭放下心来,将注意力重新转到了海面上。

过不多久,司令塔里的内部通讯电话发出了“铃铃铃”的响声。在舰长、副舰长和参谋官都在的情况下,拿起话筒的通常都是汤芗铭。很快,从电话线那端传来了望员的声音:“船队正在跟随我们通过海峡!未发现异常!”

“继续保持警戒!”汤芗铭简单的叮嘱了一句之后,将了望哨的报告向哈尔西进行了口头转达,憨厚的美国舰长只是微微点头表示了解——如今“民生”号执行的是一次非常规的作战行动,以作战的方式和目的来看,这是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一次“和平时期”的护航,但是所不同的是,潜在的进攻者和防御者之间,存在着十分微妙的关系。

对于日本军队在海参崴的悍然挑衅,汤芗铭和众多的中国军人都感到无比愤怒,对日本人的卑鄙下流在更是持强烈的鄙视态度,虽然中国政府并没有因此向日本宣战,但中国军人们都明白,战争实际上已经开始了。

这一次虽然不是直接的作战任务,但“民生”号战列巡洋舰从上到下都不敢有丝毫的大意,尤其是舰长哈尔西,他深知这艘战舰对中国海军的意义有多么重大,另一方面,来自美国海军高层的命令也让他必须在这片敏感的海域小心行事。

舰内通讯用的电话又响了,汤芗铭毫不耽搁的拿起话筒,这一次,了望员的声音非常急切,而当他将“东率方向发现不明身份舰船的消息”转达给哈尔西时,美国舰长似乎已经从他的望远镜里发现了这一点,斗牛犬一样的下巴稍稍加快了抖动的频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