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4章 圣诞停火(第3/4页)

张世康知道,这是第11师中信仰基督教的战友们在唱着圣歌。

由于文化上的差异,中国军队当中的基督教徒并不多,但第11师却是个例外。因为第11师师长冯宇翔将军是一个虔诚的基督教徒,冯宇翔平日倡导“以教治军”,经常邀请教会的牧师来军中传讲福音,因而第11师中的信奉基督教的官兵要比其他部队多得多。

尽管张世康并不信基督教,但此时此刻的他,不知怎么,内心却被这久违的歌声深深的触动了。

在中国士兵们一曲唱毕之后,令人吃惊的事发生了。

张世康看到,有个德国人开始向联军的阵地走了过来,身后跟随着十来个德国士兵——他们全都没带武器,双手插在口袋中,乍一看还以为他们是来投降的。看到这些德国士兵竟然就这么大大咧咧的走了过来,张世康和佩里不由得面面相觑。

几名英国士兵和中国士兵也开始爬出战壕,张世康和佩里也来到了他们中间。在相距五码之处,德国人停住了脚步——张世康清楚地听见德国士兵用英语说:“Marry Christmas!”紧接着又用蹩脚的中文说了一句:“月旦(耶诞)节快乐。”

空气刹那间仿佛凝固了,张世康感到心里阵阵热流涌动,鼻子竟然也有些发酸。

他也不知道,为什么在这样一个日子里,这样一句短短的节日问候,竟然会让他如此的感动。

“You too!”英国人也被感动了,一名军士伸出手和德国人握了握,回答道。

张世康看到几名战友也用力的和德国人握起手来,用德语大声回答着德国人的问候。

越来越多的双方士兵从战壕里走了出来,“无人地”上一片和平欢乐的气氛。

一切是如此奇妙,仿佛有一种比战神更为强大的力量在起作用。

圣诞节来到了,那是寒冷、晴朗、晶莹又宁静的一天。“无人地”上很快挤满了数千名双方的士兵,现在的他们突然发现,长时间拼死搏杀的敌人,并不是宣传中的恶魔,而都是同自己差不多的老百姓。

那一天,整个西线对峙的数百万大军,几乎全线自动停火。

在欢庆圣诞节时,德军比联军表现出了更大的积极性,他们作了充分的准备。圣诞之夜,德军官兵把他们用蜡烛精心装饰的圣诞树拿出来,放在堑壕的矮墙上。数百点烛光映红了堑壕,照在官兵们兴奋的脸上。联军官兵也看到了这些光亮,但是他们搞不清德国人究竟在做什么。前线的监视哨向上级报告了这一异常情况,得到的命令是:可能是骗局,不要开火,要密切监视他们。随后,联军官兵听到了德国人庆祝圣诞节的声音。参战的美国陆军中尉肯尼迪回忆说:“圣诞之夜,对面堑壕的歌声和欢笑声飘向我们,我猛然听到一个德国人在大声喊叫:‘圣诞节快乐!’这时,我们才意识到德国人正在尽情地欢度圣诞之夜,我们的情绪立即受到感染。一个英军士兵高喊:‘你们也是!’随后,我们大家和德国人一起唱起了圣诞颂歌。”

停火的日子是幸福的,尤其是对已经打了这么多年仗的士兵们来说。双方的士兵们拿出了自己珍藏的照片,给对方看着自己的家人,互相询问着对方的职业,似乎连英语、华语和德语也不再是问题了。人们抽着烟,聊着天,或者在阳光下懒散的晒晒太阳,刮刮胡子。士兵们一起合影,把西线停战的照片随着家信发往世界。很多圣诞停战的资料事实上都来自于交战双方军人们的家信、照片和日记。毕竟这是一场没有在官方记录留下痕迹的非正式停战。

交战双方的士兵们一起歌唱,喝酒,相互赠送礼物,甚至共同埋葬死难的战友。那些战士被对方杀死,因为停战而又和对方合葬。这一年的圣诞节,双方的士兵一起为自己死去的战友挖掘坟墓,为他们祷告,共同为他们举行下葬仪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