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9章 “死亡圆舞曲”之高潮——钢铁旋转(第4/8页)

“距离34000码,落点靠后300码。”“威廉大帝”号上的观察员迅速报出炮弹落点。

同时,在战舰的炮塔内,炮长迅速的指挥着炮手们。

“装填炮弹,要快!调整射角!”

美国人的反应同样也不慢,德国舰队的第一轮齐射发射的同时,路特看到远处的美国舰队也发出一阵火焰,那是他们的主炮的第一轮射击。

路特的想法是快速的解决战斗,他已经知道对面的美国人是两艘“宾夕法尼亚”级战列舰。他的装甲比美国人的更厚,速度也更快,火力更加是处于压倒性的优势。为了确保足够的命中率,就必须向东机动,抢在美国战列舰编队之前占据“T”字阵位。

炮战打得非常激烈,双方都摆出了寸步不让的架势。9点45分,仍然是“威廉大帝”号首开战果。从其B炮塔打出的一枚穿甲弹准确无误地击中了“亚利桑那”号A炮塔前方地水平甲板,并且打穿了水平装甲,在舰体内部发生了爆炸。只是,该穿甲弹没有能够打穿其舰体装甲盒前端的装甲隔板,更没有威胁到后方得到了重重保护的弹药库,所以没有能够对“亚利桑那”号造成太大的威胁。

仅仅半分钟之后,“亚利桑那”号就还以了颜色。

十四英寸重型穿甲弹击中了“威廉大帝”号的B炮塔后方,副舰桥下面的二号甲板,炸毁了附近的一座副炮炮塔与两座速射炮炮塔。但是德国人的战舰是按照防御十六英寸穿甲弹设计的,这枚穿甲弹没有能够击穿水平装甲,只是将暴露在装甲外的上层建筑上炸出了一个窟窿,并且引燃了一些易燃物品。五分钟后,大火就被损管队员扑灭了。

很快,紧随“威廉大帝”号的“腓特烈大帝”号和“玛丽亚皇后”号也相继取得战果。

从此开始,炮战进入了白热化阶段。

希姆斯当然不想让德国人顺利的拿到“T”字阵位,所以他命令让舰队保持着一百二十度的航向,尽量让侧面和德国舰队接触,发挥所有的24门356毫米火炮的威力。随着双方的距离近一步拉近,考验的就不再是双方地火力与装甲,而是双方战舰的生存能力!

但是,德国舰队的优势太明显了,路特的舰队从希姆斯舰队的左侧快速的抢到了“T”字头,大口径的炮弹雨点一样的砸向美国人。

金准将现在觉得,他已经不是呆在战舰上,而是大地震当中的洛杉矶。仅仅半个小时不到,“宾夕法尼亚”号就失去了所有的主炮,整个战舰就像燃烧的火山,四处都是伤口,而且在向外喷射着火焰。

具体的交战经过是:10点17分,“宾夕法尼亚”号的C炮塔就被“布吕歇尔”号打来的炮弹击中。虽然打在炮塔正面的穿甲弹没有能够进入炮塔内部。但是命中时的撞击力,以及爆炸产生的冲击力,严重损坏了炮塔的回旋机构,使炮塔无法正常使用。9分钟之后,B炮塔被打中,炮塔内的数十名官兵全部伤亡,且设备受损严重,无法修复。10点30分,A炮塔也被敌舰打来的穿甲弹击中,并且导致数十名炮手伤亡。一分钟不到,从“玛丽亚皇后”号射来的四发炮弹覆盖了“宾夕法尼亚”号的后半部分舰身。10秒后,“宾夕法尼亚”号的D炮塔飞到了一百多米的空中。

美国人自然也不会白白挨打,9点41分,美国人的一轮齐射敲掉了“腓特烈大帝”号右侧一座副炮,一直还整洁干净的战舰瞬间就烧黑了一块。很快,几发14英寸炮弹相继集中了靠后的“巴登”号和“拜恩”号,只是炮弹的入射角度太大,打中的又是最厚实的主装甲带,没有能够对其产生多大的损伤。随即,在四十七分与五十八分,“亚利桑那”号打出的穿甲弹先后在“腓特烈大帝”号的右侧上层建筑打出几个大洞。

在“亚利桑那”号被打得四处漏风的舰桥上,枪炮军官金梅尔中校正在操舵。早在海战开始的头几分钟,从德国舰队射来的炮弹就准确的击中“亚利桑那”号的舰桥,包括其舰长在内的过半军官非死即伤。金梅尔命很大,弹片只是在他的眉骨上划出一道口子,缠上绷带之后,他作为军衔最高的军官,代理指挥战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