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9章 救国之道(第2/4页)

和激进的革命派不同,宋教仁一向坚持在宪政民主的制度框架之内从事议会政党非暴力的民主选举、阳光参政及和平竞争。在这一方面,主持缔造国民党的代理理事长宋教仁在党内占有当仁不让的明显优势。但宋教仁的举动,却无形中把国民党内部以伟大的革命先行者、陈英仕等人为首的激进革命派人士,陷入到了“英雄无用武之地”的被动境地当中,从而造成了“党有内哄”的危险局面。宋教仁对于“内哄”的危险局面过于自信的盲目乐观和疏于防范,直接导致他后来在上海沪宁火车站遭受谋杀的悲惨结局!

急于充当“太平宰辅”式的国民党第二号人物的宋教仁,其实是被流落上海的兵痞武士英开枪杀害的,而现场指挥武士英枪杀宋教仁的吴乃文,却是应夔丞任沪军都督陈英仕的谍报科长时的一级科员。应夔丞被租界巡捕抓捕归案,又是吴乃文安排自己在武汉结识的老朋友王阿法出面举报的结果。雷厉风行地把应夔丞、武士英抓捕归案的陈英仕等人,却始终没有把租界巡捕明令通缉的吴乃文抓捕归案。与吴乃文一起现场指挥武士英的陈玉生,在镇江被捕后始终没有出现在宋教仁案的审判席上。这些证据所指向的主使操纵宋教仁血案的幕后真凶,并不是远在北京的袁世凯,而是在上海地区拥有最大军政实力、情报系统以及黑社会势力的前沪军都督、青帮“大”字辈大佬陈英仕等人!而陈英仕利用孙氏出国表面上不知道此事之机,断然杀掉宋教仁,造成既成事实,则可一箭双雕,一方面可为孙氏避嫌,另一方面则可以宋教仁之死激发党人,消除党内非激进势力的影响,继而发起反袁革命,为孙氏上位大权独揽扫除障碍。

而在宋教仁死去之后,孙氏信徒更是以背叛革命、背叛党魁之类的道德罪名,以近乎政治清算的方式对宋教仁做出了这样的评价:“用丢了革命性和主义的一群政治势力集团为基础,去与反革命的官僚妥协,以图在短时期内掌握政权。公平的批判起来,革命党的第一个罪人,实在是桃源渔父。”

“孙氏一向以革命先驱自榜,行事尚且如此,其它的人就更不消说了。”杨度说道,“此次选举贵党虽然赢面甚大,但也万万不可掉以轻心。须知这‘孔方兄’之力,可是比什么主义理想都要大得多。”

“多谢皙子提醒。”梁启超正色说道,“皙子如不弃,出山助我一臂之力如何?”

“我是臭名昭著的帝制祸首,你要我出山帮你,你这选举还想不想赢了?”听了梁启超的话,杨度不由得大笑起来。

梁启超听了杨度的回答,不由得又是一声叹息。

“我若为皙子争得特赦,皙子肯出山否?”

“前路尚远,卓如好自珍重。”杨度止住了笑声,看着梁启超,一字一字地说道,“我自今日起,便一心向禅,从此再不问政事了。”

听到杨度说得坚决,梁启超没有再劝,他默默地起身,向杨度鞠了一躬,转身离开了。

目送梁启超的身影在门口消失,杨度看了看扔在桌子上的报纸,也起身离开了。

窗外的风不知怎么忽然变得大了起来,将桌上的报纸吹落了一地,有的报纸飞到了杨度的脚边,而杨度却并没有再看它们一眼。

广西,南宁,两广巡阅使行辕。

“这片土地早已被鲜血染成了红色,不知道还要过多久,才不会被染血。”

在一间不大的书房内,彻夜未睡的杨朔铭和黄兴二人,默默相对坐在了那里。

到现在为止,两人已经谈了整整一夜。

从欧洲历尽艰险回国的黄兴,此时已经沉默了下来,杨朔铭也没有再说话,在长达一个小时的时间里,两人谁都没有开口,黄兴在不停地抽着雪茄,青花瓷烟灰缸里,满是烟灰和烟蒂,而在一根烟抽完之后,黄兴会习惯性的又点上一根,没有吸烟习惯的杨朔铭,则在那里喝着茶,一杯茶喝完后,他便又会给自己斟上一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