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1章 析局(第2/4页)

“暂且保密。”唐璟的嘴角露出一个莫测高深的笑容,自信地说道。

“竞存和恒启怎么看?”杨朔铭看了看陈炯明和程璧光,问道。

“正象惊天所说,这段芝泉‘再造共和’的确有很多让人不放心的地方。”陈炯明说道,“但取消帝制恢复共和毕竟是一个很吸引人的口号,我们若此时同其为敌,内外形势都不允许,为了防止陆荣廷唐继尧借此机会翻盘,我们不妨先答应他,然后抓紧时间尽快平定湘桂二省,消除腹背的隐患。哪怕日后段芝泉打算向咱们动手,咱们也能腾出手来应付。”

听了陈炯明的话,杨朔铭缓缓点了点头。

“至于段芝泉控制瀚之的家眷威胁瀚之,我倒觉得可能性不大。”陈炯明看到杨朔铭似乎正在陷入沉思之中,以为他担心在北京的妻儿安危,接着说道,“段芝泉性情刚愎,孤傲自大,但平素一直以新派军人自居,行事还算光明磊落,挟持妇孺等下作手段,乃匪类所为,为其所不齿,他段芝泉一向爱惜羽毛,哪怕是为了名声,也做不出来的。”

“那也未必吧,竞存。”唐璟摇了摇头,表示不同意陈炯明的看法,“通州兵变,袁小五遇刺身亡,你要说和他段祺瑞没关系,恐怕很难令人信服。”

“惊天只知其一,不知其二,他段芝泉想要挟制瀚之,没有对瀚之妻儿下手的必要,因为瀚之来南方督师把妻儿留京的举动,就已经明白地表示了,瀚之的行动不会受家人的牵累。对于他段芝泉来说,袁克权则是最大的障碍,他想要‘再造共和’,就必须把袁克权推下台,但即便如此,他也没有杀袁克权的必要。”陈炯明笑了笑,说道,“袁克权之遇刺身亡,不能说和他段芝泉没有一点关系,但要在我来看,这件事的做法不合他段芝泉的风格,很可能是出自徐又铮的手笔。”

“竞存的意思,是小徐揣摩段芝泉的心思,安排人动手做了袁小五,是这样吗?”徐元锦听了陈炯明的解释,笑着插了一句。

“正是如此,以段芝泉对徐又铮的信任,哪怕是徐又铮先斩后奏出了什么事,段芝泉也只会想办法给他兜着,绝不会责怪他分毫的。”陈炯明说道。

“这个小徐,此时远在蒙古大漠,竟然能够遥控京里?”唐璟有些不相信的说道。

“徐又铮是北洋儒将,有‘小诸葛’之称,段芝泉素来对其言听计从,我怕不光是杀袁克权,很可能这个推翻帝制恢复共和的计划,整个儿都是他弄出来的。”陈炯明自信地一笑,答道。

听了陈炯明的话,杨朔铭不由得在心里暗暗点头。

熟知历史的他当然知道,陈炯明关于徐树铮的描述,并不是假话。

徐树铮是江苏萧县人,秀才出身,在民国史上,人称“小徐”,以区别于“老徐”徐世昌。在很早的时候,徐树铮就跟着段祺瑞做事,以其才干出众,很得段祺瑞的赏识。段祺瑞在当了统制的时候,特意把徐树铮送到日本士官学校学习军事。徐树铮在辛亥革命爆发的前一年学成归国,成为当时国内还比较稀罕的日本士官生的一员。从那时起,徐树铮便成了段祺瑞手下的第一号谋臣和大将,段祺瑞对他言听计从,极为信任。在段祺瑞主持陆军部后,徐树铮便成了陆军次长,段祺瑞的部下有事请示他,最常听到的一句话便是“找又铮去。”不管什么事,只要徐树铮这个关口过不去,就别想办成。

不过,得到段祺瑞如此信任和重用的徐树铮,也确实有才,不但文才北洋诸将无人能及,练兵打仗也有一套。徐树铮头脑灵活,博闻强记,有“五官并用”之称,可以一心二用,一边批阅公文,一边谈事情。打电话的时候从不查电话号码,全凭记忆。徐树铮还精于权术,纵横捭阖这一套玩得炉火纯青,心狠手辣,算得上是真正的“出可为将,入可为相”的文武全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