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1章 南征(第2/4页)

袁世凯的行动给了刘冠雄等中国海军将士以极大的鼓舞,他们坚信政府财力充裕后一定会拨出巨款用于海军建设,决定不能错失良机,而应进一步加大购舰计划的规模,增加资金请求的额度。

刘冠雄之所以如此,并不是没有原因的。

从甲午战败之后,日本对中国步步紧逼,很大程度上依仗的,就是强大的海军,刘冠雄的海军建设方案,实际上是将日本海军定为假想敌的扩张计划。

但刘冠雄心里也明白,这样的海军扩充案,里面不光有战列巡洋舰,还有一打装甲巡洋舰和为数众多的辅助舰艇,所耗费的资金完全超出了中国的财政承受能力,是不可能被批准的。但刘冠雄和大家的想法是,不管提交一个多大规模的扩充案,毫无疑问都要“打折扣”,与其因为“打折扣”而什么都得不到,倒不如把海军扩充案的规模再做得大一点,好在“打折扣”之后能够给海军多留点实际的东西。

新的制舰计划将从10年分期付款建设改为了9年,并列入了一口气购买8艘战列巡洋舰的方案,单舰吨位也提高到了28000吨,仅此一项预算开支就超过了2亿银元!

而让刘冠雄惊奇不已的是,最终袁世凯竟然批准了这个看起来象是“画饼充饥”的海军建设计划!

如今袁世凯已经做古,当年他对此究竟是如何想的,现在谁也不可能知道了。

刘冠雄随手翻看着这些旧档案,突然,从档案的纸页当中,掉出了一张舰船的设计线图,刘冠雄拿起这张线图看了起来,一双手不自觉的颤抖了一下。

线图上描绘的,是一艘战列巡洋舰。

这艘战列巡洋舰带有明显的英国风格,五座双联装主炮塔全都沿中轴线布置,火力十分强大,一望而知是为了对付日本海军的“金刚”级战列巡洋舰而设计的。

想到画这张图的人现在已经不在了,刘冠雄忍不住叹息起来。

刘冠雄放下了这张线图,打开了自己的公文包,从里面取出了另外一张线图。

这张线图上描绘着的也是一艘巨型战舰,她的外观看起来和威震异域的“共和”级战列舰很是相似,同样拥有三座三联装主炮塔,呈前二后一“背负式”布局,但她相对尖细的舰首和方形的舰尾,以及不同于“共和”级战列舰琵琶形的舰体,表明她并不是“共和”级战列舰或其改良版,而是另外一级军舰。

在这张线图的上方,赫然标注着的,是“光荣”级战列巡洋舰。

此时的刘冠雄,再次看到这张图纸,内心仍然压抑不住那种激动和兴奋。

因为图纸上的战舰,正在一点点的变为现实。

现在,“光荣”级六舰正在美国的造船厂里如火如荼的开工建造着。

现在的刘冠雄,一想到自己竟然儿戏般的同意了那个当时还是官卑职小的“赣西镇守使”的叫杨朔铭的年轻人好似“天方夜谭”般的“海军紧急扩充案”,仍有一种恍如隔世般的感觉。

他从第一次见到这个年轻人起,就感觉到这个年轻人身上,那种不同寻常的气质。

这个年轻人,在经历了同日本海陆军在青岛血战的战火洗礼之后,对中国海军的建设,表现出了一种让人难以想象的狂热。

刘冠雄现在还记得,自己把当年和大家一道制定并经袁世凯批准的“海军置舰计划”和那张战列巡洋舰的线图拿给这个年轻人看时,这个年轻人根本没有感到吃惊,甚至脸上还有些不以为然的表情。

现在,他终于明白了,这个年轻人的自信是从哪里来的。

现在的杨朔铭所带给中国海军的,已经远远的超过了他当初无奈之下画的那张大饼。

而在杨朔铭的疯狂购舰计划当中,他这个海军大臣和所领导的海军部,起的其实就是个青铜印章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