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8章 秋山之殁(第3/4页)

这个人,便是已经升任为日本海军第二舰队司令官的秋山真之。

“那是支那海军的战列舰,是么?”看着战旗飘扬缓缓开出港口的“共和”号战列舰,秋山真之轻声的问道。

“是的,司令官阁下。”一位参谋军官回答道,“是支那人在米国购买的最新式的战列舰,排水量接近五万吨,主炮口径是十六英寸。”

可能是为了不让身体虚弱的司令官感到难受,参谋军官在回答的时候,刻意强调了一下“在米国购买的”这一句。

“十六英寸……”秋山真之喃喃自语道,“这可是比‘伊势’号的主炮口径还要大啊……”

“是这样。”参谋军官有些不情愿的说道,“据说这些新式战列舰的速度更快,在测试时达到了31节的航速。”

“这怎么可能?……”秋山真之的脸上竟然现出了一丝惊恐之色。

“支那人一向愿意夸大其词虚张声势,这也许是他们在帮米国人的造船厂打广告。”参谋军官说道,只是在秋山真之听来,未免有底气不足之嫌。

“可‘伊势’号也只能达到23节的航速啊……”秋山真之握紧了拳头,象是在竭力要自己镇静下来。

看到司令官的脸色不太好,参谋军官理智地闭上了嘴巴。

“他们怎么会有这么多的钱来向米国人购买战列舰?我记得支那政府的外债一直很高,他们连盐税都抵押出去了,怎么可能会有这么多的收入?”秋山真之向是在朝自己发问似的说道。

“听说是支那政府从海外移民那里募集到了大笔捐款,他们用这些钱购买的战列舰。”参谋军官回答道。

“捐款也不可能有这么多,不可能的。”秋山真之皱紧了眉头,低声说着。

不知过了多久,秋山真之举起了胸前的望远镜,向中国战列舰望去,而首先映入他眼帘的,是那在舰桅上迎风飘扬的红黄蓝三色“人”字战旗。

“那是他们的海军旗么?怎么换了?”秋山真之自言自语的问道。“它表示的是什么意思?”

“可能是支那人把旗子挂倒了,应该是个‘Y’字。”参谋军官想不出来该如何回答,只好试着给出了一个驴唇不对马嘴的答案。

“不,那是一个字,一个汉字的‘人’字……”秋山真之缓缓的放下了望远镜,自己说出了答案,“蓝天之下,红色的土地之上,一个人站在那里,一个支那人……”

参谋军官有些不解地看着这位显得神神叨叨的司令官,一时间不知该如何是好。

在日本海军内部的很多人看来,“第一天才”秋山真之的精神,从日俄战争结束时起,就已经有些不正常了。

在对马海战结束后,秋山真之因为承受不了这样的精神重压,变成了一个性格古怪的人。他在给军令部的总结报告里头四个字写的赫然是:“天助神佑”。曾经在对马海战当中为日本建立“旷世殊勋”的秋山真之,在日俄战争结束后便成了一个满脑子怪力乱神,成天吁吁叨叨的海军中将。很多人对于秋山真之竟然变成了这副样子而感到奇怪。

其实,在秋山真之身上出现这种怪象,并不是没有原因的。

事实上,秋山真之从本质上说是个文人,他可以说是被他的哥哥秋山好古忽悠的从了军,其实他并不适合充满血腥杀戮的战场。日俄战争结束后,秋山真之曾经一再要求从海军退役,出家去当和尚,可是如果他真的那样做了的话,对日本海军来说,无疑会大失颜面,所以秋山真之的要求一直没有得到批准。尽管秋山真之的要求被日本政府拒绝,但为了安抚这位“第一天才”,日本政府反而还给秋山真之不断的加官进爵,一度任命他担任日本海军省最重要的军务局局长,军衔也升到了海军中将。

在欧洲的战争爆发以后,日本趁列强无力东顾,大举入侵中国,结果遭到惨败,由于秋山真之在战前的“先见之明”又一次应验,因而更加受到器重。在战争结束后,秋山真之又被任命为第二舰队司令官。此时秋山真之已经被诊断患了腹膜炎,但他却坚决拒绝去医院找医生治疗,而是不断的去庙里求神拜佛,并且立下遗嘱坚决要儿子代父出家去当庙里和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