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5章 大漠奇兵(第3/4页)

听了这位中年人——中国交通银行第一副总裁方文林的话,徐树铮呵呵一笑,点了点头。

对于此次如何在外蒙古展开行动,杨朔铭已经和徐树铮达成了具体的方略。

在辛亥革命爆发后,沙皇俄国政府认为“这是吞并中国领土达到历代沙皇宿愿的最好时机”,俄军趁中国陷入内乱无暇顾及外蒙,以“保护领事馆和侨民”为借口,派军队进驻库伦,并一手导演了“外蒙古独立”的闹剧。

当库伦宣市“独立”和签订“俄蒙协约”的消息传到全国后,举国上下舆论大哗,群情激愤,全国各政党团体及各族各界纷纷集会、游行示威,发表通电,怒斥俄国妄图吞并我国蒙古地区的侵略行径。在愤怒声讨俄国罪行的同时,中国各界民众也联合起来,以实际行动保护昔日中国在蒙版图,上海、香港、烟台等地的码头工人纷纷罢工,拒绝装卸、搬运俄国人的货物。汉口俄商各砖茶厂的中国工人也举行了同盟罢工。中国各地群众纷纷抵制使用华俄道胜银行的纸币,拒绝向该银行存款,手持华俄道胜银行纸票一齐涌向要求兑银,北京华俄道胜银行三天内就被提取现金二百五十万元,致使该银行所发行的纸币不能在市面上流通。

在全国人民抗俄呼声的推动下,中华民国政府成立后当即严正电告外蒙当局,“外蒙同为中华民族,数百年来,伊如一家……各蒙与汉境,唇齿相依,蒙古与内地、宗教种族、习尚相同,合则两利,分则两伤,切勿惑于邪说、贻外蒙无穷之祸……各洲独立之国,必须人民财富兵力政治皆足自存,方可成一国,而不为人所吞噬,蒙古地面虽广,人口过少,各部蒙古合计尚不及内地一小省之数。……且蒙古自奉黄教以来,好生忌杀已成天性,各部箭丁只知骑射,刀矛尚不能备,何论枪炮……著即立刻取消独立,仍与内地联为一国,则危机可挽,邦本可固。否则阋墙不已,祸及全国,将有同为奴隶之悔!”勒令外蒙当局取消独立。

面对中国政府的警告,外蒙当局仍然执迷不悟,在得知内蒙西蒙各王公拒绝脱离中国独立后,竟悍然出兵侵犯内蒙,外蒙军先后进犯张家口等地,并在内蒙各地流窜骚扰,残害汉民百姓。为了对付外蒙军队的进犯,民国政府先后调集热河、张家口、山西、绥远等地驻军,在东起昭乌达盟、西迄乌兰察布盟的广大地区对窜犯内蒙古的外蒙军队进行了全面和不间断的反击,历时数年,方将外蒙军队逐出内蒙。

由于中国军力不足,加上民国成立以来国内政局动荡,因而未能对外蒙古独立做出强有力的反应,虽然后来成功迫使外蒙古取消帝号,承认中国的宗主权,但外蒙古却在事实上取得了“自治”的权利。

在沙俄不断向蒙古蚕食渗透之际,日本也将魔爪伸向了这里,为了阻止俄国和日本对蒙古的野心,民国政府一直想方设法试图恢复中国对蒙古的主权。而这一次,机会终于来了。

由于俄国国内爆发了革命,外蒙古傀儡政权失去了“斯拉夫保姆”,加上西伯利亚铁路被俄国军管后俄国输入蒙古的商品物资日渐减少,使外蒙古的经济陷入了困境,很多外蒙王公和下层民众要求回归中国的呼声日高。在这种有利的形势下,为了“防患于未然”,中国军队得以大举进入蒙古。

当然,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和一只“黑暗蝙蝠”悄悄的扇动翅膀有关。

而为了将俄国势力彻底从蒙古排除出去,杨朔铭和徐树铮的方略,除了从军事上控制蒙古以外,还有经济方面的举措。

由于蒙古地区的商品物资供应大多来自于中国内地,“独立”后中国和蒙古的商业来往减少几近断绝,俄国通过西伯利亚铁路对蒙古的物资供应最多只能达到“独立”前的百分之三十,在西伯利亚铁路实行军管后连这百分之三十也没有了,蒙古上下苦不堪言,而杨朔铭给出的“在蒙古设立中国银行”的主意,就是打算从经济方面控制蒙古。这也是他派方文林和一些“非战斗人员”随军前来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