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章 暗流(第2/4页)

这些人手中握着的,竟然全都是一种上了雪亮的三棱钢刺带有长长弹匣的怪异长枪!

他立刻就能断定,对方手中的枪,就是那种传说中可以连续发射的可怕武器。

看着这支大约有2000人的部队精神抖擞斗志昂扬的通过城楼前,河本大作的脸变得苍白起来。

只要稍有一点军事常识的人,都能够看出来,这是一支具有极强战斗力的部队。

河本大作听着不远处的一位中国官员的介绍,他这才知道,刚才他看到的,是中华帝国禁卫军皇家卫队(前身是总统府特别卫队)。

“这是中国最好的部队之一。”美国公使芮恩施感慨的对英国公使朱尔典说道,“可惜并不是所有地方的中国军队,都能够达到这样的标准。”

“中国皇帝陛下组建的准备开往欧洲参战的部队已经完成了整训,作战能力基本接近帝国军队的水平。”朱尔典点了点头,说道,“帝国政府都期待着中国军队能够为协约国的事业做出应有的贡献。”

朱尔典说完,象是不经意的看了一眼站在不远处的日本公使小幡,小幡面无表情的看着受阅的中国军队从前方经过,时不时的掏出手绢,擦拭着嘴角。

“中国参加协约国事业的诚意是很明显的,我听说中国参战部队的最高指挥官就是中华帝国的皇储殿下本人。”芮恩施瞅了一眼小幡,说道,“而与此相反,到现在为止,日本仍然拒绝派出陆军到欧洲。”

“日本一心只想从这场战争中捞到好处,而不想付出代价,”朱尔典冷笑了一声,说道,“他们以后会明白,这么做的代价会是什么。”

由于日本人在战争期间的种种表现让英国人十分不满,英国政府内部已经有人提出来“在适当的时机解除英日同盟关系”的论调。而日本人当然对此也有所耳闻。

“有美国和中国的加入,战争的胜利,已经有了保证。”芮恩施说道,“日本将来是会为他们当年的愚蠢而感到后悔的。”

“虽然中国军队的总数很多,但能够用于欧洲战场的兵力仍然有限,帝国政府和法兰西共和国政府最为期待的,仍然是美国军队的帮助。”朱尔典对芮恩施说道。

“中国军队缺少的不是士兵,而是武器。”芮恩施说道,“美国正在为中国生产武器,相信很快便会有更多的中国军队投入战斗。”

两人的目光重新回到了站在主席台前向受阅部队频频挥手的中华帝国皇帝袁世凯,此时的袁世凯一张圆胖的脸上红光满面,写满了笑容,一副志得意满的样子。

1917年6月14日,第一批美国军队到达法国。

1917年6月15日,中华帝国参战军改名为中华帝国远征军,袁世凯任命皇太子袁克定为远征军总司令,陆军上将王士珍为副司令,陆军次长陈宦为参谋长。7月4日,第一批中国军队在法国登陆。

“老袁到底还是把他亲儿子派上去了,呵呵。”

躺在椅子上的段祺瑞看着报纸上刊载的关于中国远征军出征欧洲的消息和远征军总司令袁克定陆军上将的大幅戎装照片,脸上现出了揶揄的笑容。

“这位太子殿下根本就不是那块料,我都不敢想,他来指挥会是个什么样子。”陆军次长徐树铮笑着端起了茶杯喝了一口,“皇上也不怕他在欧洲把命丢了。”

“不是有王聘卿和陈二庵在吗?”段祺瑞哼了一声,不无讥讽的说道,“王聘卿是北洋元宿,陈二庵素有能将之称,参战军装备又是全国第一,飞机大炮铁甲战车应有尽有,这仗要是还打不赢,可就没天理了。”

听了段祺瑞的讽刺,徐树铮嘴里的一口茶险些没喷出来,侍立在段祺瑞身边的段宏业也禁不住笑了起来。

“咱们中华帝国后继有人,真是幸事。”段祺瑞继续说着反话,“咱们这些老的,早就应该退下来了。”他看了看儿子段宏业,煞有介事地吩咐道,“你一会儿就给我拟个辞呈递上去,我要让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