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章 人才的硬道理(第4/4页)

今日汉冶萍三大业,即中国挽回利权抵制洋货之根本也……”

“京汉路轨除庐保一段外,二千余里,皆属汉厂自造。虽不免亏折,数年之间得轨价四百数十万,亦炼成一班工匠。”

“……夫中国数百年前即知冶炼钢铁,然墨守成规,数百年之中一无进步。世界需要用品,更无从应付。至今时方知仿照新法,炼铁炼钢,是汉厂历史,即中国钢铁历史起点也……”

“……汉阳铁厂若能重新崛起于中国,则必为振衣千仞一览众山之势……中华铁市将不胫而走各洋面,必与英美两邦角胜于世界之商场……”

“汉阳铁厂出产之生铁一日之间已制成钢,制成钢后又成种种钢货。汉阳钢铁厂为我国新法采铁炼铁之先导,所拉之轨,百分中有瑕疵者,惟五分而已。……若汉厂重振,则中国当可比肩日本,为钢铁世界之大竞争家。外人当无法阻止我中国渐进为钢铁大国耳。”

杨朔铭放下了手中的信纸,一点一点的陷入到了沉思之中。

而侍立在一旁的曦雪,看着他用心思考的样子,眼中不自觉的闪过一丝异样的亮色。

“现在的问题,不是出在技术方面。”杨朔铭自言自语的说道,“不管前期花费如何巨大,这职工学校必须要建。”

对于高科技,他的“超级电脑眼”可以说拥有无穷无尽的创意,但一个摆在面前的事实是,“超级电脑眼”本事再大,也不可能一夜之间让所有的中国人都掌握里面的高科技知识。

至少,他现在就无法利用“超级电脑眼”,让面前的美女变得和他一样的“万事通”。

现在的中国,所缺乏的,是能够理解和发展高科技的人才!

自己现在想要开办大型的综合工业区,就面临着人才不足的问题,以至于必须要到美国引进人才,如果自己能够建立起中国人自己的职工学校培养技术人才,也许现在不能一下子找到成百上千的专业技术人员,可是哪怕找到的仅有十几名、几十名,如果让他们过来当老师的话,那么几年之后,自己就会有足够的专业技术人员了!

自己现在兴办这些专业学校虽然花费很大,但是等到二至三年后,自己就会拥有第一批专业技术学生毕业,十年以后,他们就可以独挡一面,在此期间,如果自己想要扩大汉冶萍公司的规模,就不会再面临人才不足的局面了!

想要发展,人才才是硬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