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章 重振船政(第3/4页)

“不过听说这个杨朔铭和蔡松坡将军一样,似乎并没有什么不满的表示,好象已经去上任了。”罗凤阁说道。

“这更说明了他和蔡松坡是一类人物。”段祺瑞冷笑了一声,说道,“蔡松坡原来不就是全国经界局督办吗?”

听了干爹的话,罗凤阁没有再敢发表意见。

“新任的山东将军是谁?”段祺瑞问道。

“是傅孝安,第五镇现在已经正式归他统领了。”罗凤阁答道。

“噢。”段祺瑞若有所思的点了点头,“东三省那边派了谁去?是那个张雨亭吗?”

“不是,袁大总统任命段芝贵担任奉天将军兼东三省镇安上将军,不是张雨亭。”罗凤阁说道。

听到段芝贵的名字,段祺瑞再次冷笑了起来。

“他袁项城这么做,也不怕寒了那些一道出生入死的老兄弟的心。”

听到段祺瑞的话说得如此之重,年纪轻轻的罗凤阁愣是没敢接口。

看着罗凤阁那有些紧张的样子,段祺瑞不由得哑然失笑,他摆了摆手,让罗凤阁退了下去。

看着罗凤阁唯唯诺诺的身影消失在了门口,段祺瑞的目光落在了摆在桌子上的那支杨朔铭送给他的“五十响盒子炮”上,脸上现出了一丝奇怪的笑容。

北京,杨府,密室。

“福建那边又有问题了?是不是因为钱的事?”

看到杨朔铭一边看着从福建发来的电报,一边皱着眉头,黄韵芝问道。

“不是,是我没有想到那边的状况竟然会这么差。”杨朔铭说着,将电报交给了黄韵芝,“想要在那里造大船,前期还需要做不少的工作才行。”

黄韵芝接过电报看了一眼,看到上面的“船厂久不造船,工人四散,日以卖废钢铁度日”、“疮痍满目,三五匠徒,蓬头垢面,菜色凄然”、“机器废置已久,毁不堪用,均需重新购置”、“欲造大舰,尚需先疏浚港口河道”等文字,立刻便明白丈夫为什么会这么说了。

“咱们已经给了他充裕的资金,对那个造船狂人来说,这些都不是困难。”黄韵芝安慰他道,“据我所知,他不光是个优秀的舰船设计师,还是个很好的管理者。”

“对,他发这封电报,是想让我知道那边的真实情况,”杨朔铭转身打开了一个文件夹,“疏浚港口河道,需要我帮他想想办法,其它的事,他自己能够解决。”

夫妻二人正说着话,一位副官快步走了过来,将一封信函交给了杨朔铭。

杨朔铭看到信封上的黑红双色人字标识,立刻打开了信封看了起来。

“怎么了?”看到杨朔铭的神色渐渐的凝重起来,黄韵芝不由得担心起来。

“我们的袁大总统任命王士珍担任‘参战军督办’,编练‘参战军’,”杨朔铭说道,“可能要从赣军里抽调人员和装备。”

“什么?”黄韵芝心里一惊,“怎么会这样?”

“这也是意料之中的事。”杨朔铭放下了手中的信纸,脸上的神情渐渐趋于平和,“他没把我的赣军全塞进参战军里已经算不错了。”

“这么说来,他对你还是不放心,哪怕你已经交出了手里的军权。”黄韵芝说道。

“正象岳丈大人说的,功高震主,我其实把山东的战功都分出去了,才得到了现在的结果。”杨朔铭将信纸和信封用打火机点燃,放进了火盆当中,“要不然,只怕会更糟。”

“海外造舰的事,对咱们来说也是个大麻烦。”黄韵芝说道,“这么大的事,他迟早是会听到风声的。”

杨朔铭点了点头,正要说话,侍卫长萧逸走了进来。

“将军,有客人来了。”萧逸说道。

“以后别再叫将军了,叫督办吧。”杨朔铭半开玩笑地拍了拍萧逸的肩膀,“你的伤怎么样了?”

“没事了。”萧逸露出了一个爽朗的笑容,晃了晃胳膊,“有时候阴天能有些痛痒,平时没感觉,打枪一点都不耽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