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章 张敬尧的躲灾办法(第2/3页)

“所以咱们不惜和他们打上一仗,也要阻止条约的签订。”吴杰明白了过来,不由得连连点头,“哪怕这一仗咱们中国注定要败北。”

“你说的不错,这个混帐的‘二十一条’,无论如何也不能让它签成。”黄侍尧发出了一声粗重的叹息。

“真要打起来,虽然看起来咱们中国的赢面很小,但也不是完全没有取胜的可能,而且如果能通过这样一场战争结束国人一盘散沙的状态,让全国各阶层团结起来,埋头建设,十年之后,日本便不敢再小觑我中华。”杨朔铭说道,“这也就是这次抗争的意义所在了。”

“好吧。”黄侍尧沉吟了半晌,艰难地点了点头,“但愿能如你所说,咱们中国人,能通过这次危机,团结一心,从此奋起。”

听了黄侍尧的话,黄晟云的眼中满是喜色,跃跃欲试的他刚想发表点什么意见,却碰上了父亲严厉的目光,他嘿嘿一笑,快步来到了父亲的身边,讨好似的给父亲按捏着肩膀,黄侍尧脸色稍霁,和黄夫人对望了一眼,有些无奈地摇了摇头。

南昌,镇守使署,张敬尧府邸。

“他段芝泉这一次简直昏了头了!还真想和日本人打是怎么的?”南昌镇守使张敬尧握着北京陆军部发来的急电,一时间满头大汗,“真搞不懂他怎么想的!”

刚刚张敬尧收到了陆军总长段祺瑞发来的措辞严厉的急电,段祺瑞对张敬尧称病迟迟不肯北上极为不满,在电文里要他“立即动身,勿再拖延”,张敬尧接到电报后立时麻爪,他感觉到段祺瑞这一次动了真怒,再拖怕是不行了。

此时张敬尧的两个弟弟张敬舜和张敬禹看着如坐针毡的哥哥,也都大气不敢出一声。

他们俩现在也害怕,哥哥把带兵北上的差使摞给自己。

此时张氏兄弟三人虽然都穿着军服,但其实和真正的军人根本不贴边。三兄弟当中,只有张敬尧本人进过北洋新军随营学堂和保定军校。象张氏兄弟这样的军头,平日里搜刮民财的本事还可以,但要让他们去保卫国家抵抗外侮,还不如叫母猪上树来得容易一些。

“他李纯都不去,凭什么叫老子去送死?”张敬尧在那里抓狂地大叫起来。

“那是老段他这个陆军总长指挥不动李纯。”张敬舜在一旁没好气地说道,“他知道姓李的不会听他的,所以才盯着咱们。”

“去的话,一旦打起来,就是白白送死,可要是不去的话,撅了老段的面子,以后咱们可就甭混了。”张敬尧的另一个弟弟张敬禹说道,“两害相较取其轻,咱们还是得去。”

“去?他娘的!你去还是我去?!”张敬尧大怒道,“你也昏了头了?”

“大哥息怒,听我把话说完啊。”张敬禹赶忙说道,“咱们不愿意去,不是有愿意去的吗?”

“哪个傻子愿意去?”张敬尧问道。

“赣西那个姓杨的,听说这阵子一直在整顿人马,象是要准备奉命北上的样子。”张敬禹说道。

“那小子很会鼓捣,一年功夫愣是把赣西那片飞地儿弄成了财源广进的宝地。”张敬尧有些疑惑地说道,“他会舍得放手?”

“看样子象啊,前些天听说他已经把周围的土匪山贼都整编了,又弄了两个旅的兵出来,”张敬舜也跟着说道,“这小子不光会赚钱,带兵打仗也很有一套,要不是他手下的兵不好惹,我早就把他的地盘夺过来了。”

“这小子有些鬼点子,会打仗,这样的人一般都比较好名,我估计他可能是想进京向老袁显摆显摆,混个更好的官儿,才想着要北上的。”张敬禹说道,“他的第五混成旅本来是归咱们第六师节制的,我的意思,是再给他一小部分人马,顶着名算咱们北上好了,大哥你以生病为名,就不用亲自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