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 捡来的“执照”(第2/3页)

“枪法再好,也比不上你。”黄韵芝想起了杨朔铭的神枪,眼中洋溢着自豪快乐的光芒。

听了娇妻情不自禁的赞扬,杨朔铭只是微微一笑,他正要起身离开,远处的一个包裹模样的东西却引起了他的注意。

杨朔铭快步从尸体上跃过,几步来到了包裹的旁边,这时他才看清楚,这是一个用灰色帆布制成的文件口袋。

杨朔铭俯身将口袋捡起来,捏了捏,发现里面除了文件之外,好象还有别的东西。他起身回到了黄韵芝身边,打开了口袋。

口袋里面装着薄薄的一叠文件,杨朔铭打开文件一看,不由得哑然失笑。

这些文件,竟然是北京陆军部的委任状!

这些委任状上面的官职大小不一,但让杨朔铭感到惊奇的,不是这些官职的怪异名称,而是这些盖着北京袁世凯中央政府和陆军部大印的委任状,名字那一栏,竟然都是空白的!

“你看,这是什么?”黄韵芝将帆布口袋里的一个方形的锦盒递给了杨朔铭,“我觉得象是大印。”

杨朔铭打开了锦盒,里面果然是一枚瑞兽钮的玉石印信,他看了看印面,上面赫然是“赣西镇守使印”六个阳文篆字。

杨朔铭象是明白了什么,他将印信放回盒内,又开始翻那些委任状,果然在里面找到了印信上官名的委任状,当然,这张委任状名字那一栏,也同样是空白的。

杨朔铭又仔细地看了一遍这些空白委任状,和自己所知道的这一时期的历史进行印证,和他刚才一见到那枚印信时的第一个反应一样,在这些空白委任状中,唯一配印的“赣西镇守使”是最大的官。

根据杨朔铭所了解的这一时期的历史,在民国建立之后,很多官职的设置和清朝的差别其实并不大,象“镇守使”的职权和清朝一个总兵类似(有不少地方的镇守使其实就是由前清总兵改置的),相当于后世的省军分区司令。民国时期的镇守使一般都设于省内的要地,由中央政府陆军部任命,一般是由现役的师、旅长(中将、少将)充任。

难道刚刚的尸体当中,有一位袁大头麾下的中将或少将?

不对,应该是没有。

刚刚杨朔铭在检查尸体的过程中,就留意了一下死者的军衔,并没有发现有将官在里面。

“我们离开这里好不好……”黄韵芝看着那些阴森恐怖的尸体,打了个冷战,轻声对杨朔铭说道。

“我们走。”杨朔铭点了点头,将帆布口袋里的东西全都装进了背包里,把帆布口袋丢掉之后,他拉着黄韵芝离开了这里。

夫妻二人开始沿原路返回,尽管来的时候没有做什么标记,但杨朔铭有“超级电脑眼”的帮助,能够轻松找到正确的路线,因此两人返回时花费的时间要比来时少得多。

当杨朔铭和黄韵芝重新回到地面上的时候,已经是下午了。由于长时间的地下“探险”,夫妻二人体力消耗很大,都是又饿又累。两人又走了一小段山路,在一条溪水边停了下来。杨朔铭生起了火,黄韵芝帮助杨朔铭将带来的食物烹熟,两个人一边分享着午餐,一边说着闲话。

“你注意到没有,这个洞离地洞堡其实很近。”杨朔铭对黄韵芝说道,“我怀疑当初那位前清翰林就是发现了这里的盐矿,才在这里修建别墅的。”

“是啊,这里的景致并不算美,又很偏僻,道路也不通,按道理讲不应该在这样的地方修建别墅的。”黄韵芝对杨朔铭的看法表示赞同,“不过,如果我们想要开采这里的盐矿,地洞堡倒是个现成的地方。”

杨朔铭用赞许的目光看了看爱妻。尽管两人成亲的时间不长,但在杨朔铭的“调教”之下,她的聪明才智也越来越多的发挥了出来。

吃过了午餐,夫妻二人的精神又恢复了,两人正打算再休息一会儿就往回走,远处突然传来了阵阵马嘶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