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交易(第2/3页)

“嘿嘿!这小子看着憨,其实就是一个人精。这人呐!一命,二运,三风水:四积阴德,五读书。六名,七相,八敬神。九交贵人,十养生。小老儿看着……!”旁边一名头发花白的老狱卒,摇晃着脑袋说道。

“行了!行了!你这老货说话一套一套的,到头来也就干了一辈子狱卒。还说他脑子不憨,人家是什么人?那是贵人?什么东西没有吃过?你当进来两三个月,给坨屎啃得香甜的棒槌?现在人家肚子里的油水足着呢,你就是给他吃牛肉,恐怕人家也不会动一筷子。想巴结,还是想些其他的辙出来!”牢头笑骂了那老头一句,便琢磨着怎么巴结这位落难的丞相大人。

公孙龙想了好一阵子,他还是没想明白到底自己犯了什么样的错误。会导致太后深夜下令,将自己抓到廷尉署。而诡异的是,自己到了廷尉署就被关进监牢里面。没有任何人提审自己,哪怕审讯的人问一句,公孙龙也能从他的嘴里知道是怎么回事。可现在,偏偏就是将自己晾起来没人管没人问。

不过公孙龙到底还是老奸巨猾,冯去疾跟他说了几句话。他还是从这几句话里面,推导出来一些东西。冯去疾说这事儿不归他管,也就是说审讯的人一定不是冯去疾。至少,冯去疾也不可能是主审。那自己的案子要由谁来审?再怎么说,自己是大秦丞相。来审讯的人官职不会太低,不会是赵高那个家伙吧,那样的话自己可就死定了。

大秦廷尉署,一向都有内衙和外衙之分。所谓内衙,是由大监管着。当初赵高就是内衙的老大,内衙直接对秦王负责。主要负责的是刺探国外军政情报,监察国内百官门阀和各个封君。可以说,他们就是秦王的耳目。

而外衙的只能就相对简单,主要负责全国的司法。审讯抓捕罪犯,破获各种案件。名义上内外两衙都在都在廷尉署,实际上廷尉署中尉对内衙的事情根本无权过问。所谓的在廷尉署治下,不过就是一个掩人耳目的幌子而已。

冯去疾既然说这事儿不归他管,那也就是说很可能此事归属内衙负责。虽然此事的内衙大监不是赵高,可赵高在这个位置上坐了差不多五年。内衙上上下下里里外外几乎都是他的人,如果一旦落入到内衙的手里,后果不堪设想。即便是大王想帮着他公孙龙,赵高也能找个机会将自己给黑了。反正现在自己在他的手里,跟砧板上的鱼肉没什么区别。

不行,绝对不能够落到内衙的手里!公孙龙迅速判明情势,今天晚上是唯一的机会。必须在今天晚上之前,将事情解决。不然,过了明天自己死的难看。想到这里,公孙龙不再犹豫。

刚刚冯去疾的表现,显示他了心中的立场。那就是两不相帮,看着自己和赵高狗咬狗。可公孙龙有办法让冯去疾出手,很简单!“甘泉宫事件”当中,很重要的一环就是干掉了冯劫和赢傲。出手的人正是赵高!只要自己将此事说出来,面对杀父之仇,相信冯去疾会做出理智的选择。

“来人!”正在狱卒们想着如何巴结这位贵人的时候,公孙龙忽然停止了走动。对着远处的狱卒们吼了一声,牢头立刻就哈巴着跑了过来。对着公孙龙一礼道:“丞相大人有何吩咐?”

“去请你们中尉大人,就说我请他来一见。如果他不肯来,就说我知道冯劫大人之事。这个你拿着,赏你了!”公孙龙信心满满,只要冯去疾知道此事,必然来见自己。他没有明说自己知道冯劫遇害的经过,只是说他知道冯劫的事情。即便是好奇心驱使,冯去疾也会来见自己。一甩手就扔给牢头一块玉佩,赵佗和他手下的兵手脚虽然不干净。但还是没有敢搜掠公孙龙身上的东西,这块玉佩是当年荆二赐给他的。乃是上等的昆仑白玉,中原地区实所罕见。不但玉质温润暖手,雕工也是一等一的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