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新任楚王(第3/3页)

项燕是个标准的军人,他的思维全都是军人思维。楚国虽然是诸侯大国,可军力并不是楚国所擅长。这跟楚国朝廷里面的风气有很大关系,大王往往喜欢那些吟诗弄对的文人。没有哪一代楚王,好像秦人那样尚武。将军们不受重视,楚军的战斗力自然高不到哪里去。就连当年小小的吴国,都攻占过楚国的都城。从春秋到战国,楚军都缺乏赫赫武功来彰显自己的大国地位。现在来了一位秦国长大的楚王,或许能够将朝廷的风气扳过来。

“是啊!不愧是在秦国长大的,说出来的话就是有气魄。不像负刍,只会说一些软绵绵的话。怕是跟秦人对阵之时,会尿了裤子。说说,你对付秦国有怎么个章程。”负刍软弱,跟楚国的其他公子一样。对诗文礼乐的兴趣远远超过了舞枪弄棒,这正是项燕放弃负刍,而选择昌平君的主要原因。

实际上昌平君的策略在与项梁秘密接触的时候,已经说给了项梁听。而项梁也将事情的来龙去脉,向项燕禀报过。现在问起来,项燕就是想从昌平君嘴里亲耳听到而已。

“第一步便是联合西北的云钥,云侯在秦国时便与我关系融洽。现在秦人主力兵团,正由蒙恬率领。在西北与他对峙,只要云钥那里没事。秦人就腾不出手来对付我大楚!第二步,我家二弟昌文君与孝后在巴蜀。只要策动巴蜀反叛,大秦就失去了最重要的粮仓。

这些年来,为了四出征战。秦人在关中大量征兵,关中已经日渐凋敝。支持秦人打下去的,也就是他们拥有巴蜀这座粮仓而已。如果巴蜀不在秦人的掌控之中,秦军的粮食供给会出大问题。到时候,恐怕秦人不得不削减兵力。好让更多的青壮,回到田地里面耕作,以便产出更多的粮食来。

前两日传来战报,大梁已经被王贲攻占。魏王假被俘虏,魏国算是完蛋了。秦人经营被占领的新领土,也需要很多的时间和兵力。这使得王翦集团,对咱们大楚并没有多少优势。我的意见是联合齐国,对秦人发动攻击。趁着王翦兵寡力弱之时,一举干掉王翦。让大秦在东方的局势彻底糜烂开来,现在秦人在三晋以及燕国的统治就好像一间破房子。只要你用力踹一脚大门,整座房子就会塌下来。

干掉了王翦,就等于将秦人的两根钳子掰下来一半。秦人若不想失去东方新占领的土地,也就只能从关中继续募兵。而这样会进一步削弱粮食的产量,云侯管这种情况叫做恶性循环。如果此计成功,不但我楚国可以占领原三晋大片领土。还可以极大削弱秦人,使秦人缩回关中,甚至趁机攻过武关函谷关,一举灭掉秦国。”昌平君不愧作过秦国丞相,对秦人的虚实软肋知道的很清楚。一番话说得项燕频频点头,他说的不错。只要击败了王翦,大秦在东方的局势将会糜烂成一片。

“可那王翦也是大秦名将,并不好对付!”项燕看着志得意满的昌平君,皱了皱眉。统帅有血性是好事,可如此自大似乎有些不妥。王翦纵横六国,绝对不是无能之辈。

“哈哈哈!王翦再厉害,手下不过只有二十万秦军。其中一部分,还需要分散驻扎在韩国,燕国,魏国,和赵国。他真正掌控在手里的人马,也不过十万人左右,我大楚现在可是有五十万枕戈待旦之士。若是再征兵,扩充到七十万都不成问题。难道老将军认为,七个打一个,还打不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