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章 阅兵(第2/3页)

试想一下,若是自家队伍面向阳光布阵。那些冲击的骑兵会有什么后果,恐怕眼睛都会被晃得睁不开。当年有部很卖座的电影叫做赤壁的,好像就是有反射阳光对付骑兵的例子。看起来古人的智慧也是无穷的,真不知道照这么下去,还能鼓捣一些什么出来。

重甲步卒队伍后面,便是阵容庞大的秦军轻装步卒。轻装步卒足足有两万人,这些家伙都穿着皮甲手持长戟。这些人才是平凉军中真正的主力,战场之上他们立于重甲步兵的后面。担任警戒,守城,或者是押运辎重这样的活计。

再后面便是弓弩手,人数也达到了万余人。因为装备了偏心轮复合弓的原因,弩手一个都没有。全都是手持复合弓。背着弓箭袋,腰中挎着青铜剑的弓箭手。每个弓箭手的胳膊上,还绑着一个护身小圆盾。

他们不与敌军正面对敌,他们杀人的工具只是手中长弓。要知道,在射速上弓箭要比弩箭高出许多。尤其是大规模覆盖性射击的时候,抛射的弓箭占很大便宜。万余人一次齐射,足可以用箭雨来形容。

接着是阵容更加庞大的民军,这些家伙身上也只穿了皮甲。他们平时为民,战时为兵。乃是平凉的后备兵源,这次抗击匈奴人的战斗。民军便发挥了重大作用,这些人大多手持秦弩。弩箭劲力强劲,不像弓箭手那样要经过强化训练。每年只在农闲时,操练一下就好。而且磨损的只是弩弦而已,训练成本也非常之低。

尽管秦弩射速上慢一些,不过这些人数量上完全可以弥补。

羌人的队伍紧邻民军,人数少的可怜只有三四千人的样子。在旁边数万人的民军映衬下,显得更加可怜。不过这些家伙的胸脯挺得高高的,似乎是士气高昂的样子。他们也穿着皮甲,手里拿着红缨枪和盾牌。盾牌不大,仅仅能够护住上身而已。看得出来,蔚獠对他们的定义只是炮灰,或者是敢死队。

不过若是他们能够侥幸活下来,得到的好处可谓翻天覆地。就好像这次跟着云玥回来的羌兵,只要再跟云玥出征两次而不死。便能够凭借积累的军功分到土地,正式成为平凉有身份的纳税人。云玥相信,这些家伙上了战场之后可是绝对的玩命。为了自己的将来,也为了家人。

最后的队伍便是三弓床弩和投石机组成的车阵,这才是最要命的玩意。

渔老和耿师傅创造性的将四轮马车和三弓床弩结合起来,底下还加了一个万向轮的底盘。三弓床弩可以在马车上,进行三百六十度全旋转。经过改良的三弓床弩只要两个人就能操作,一个装填手和一个瞄准手而已。加上一个车夫便成了三人战斗小组。如果用一个后世的装备来形容,那就是自行火炮。

双马驮拉的马车,可以让原本笨重的装备跟上大队行军。而且马车上也可以装载更多的弩箭,数十张三弓床弩一字排开,绝对是战场上的大杀器。

与三弓床弩相同,微缩版的投石机也搬上了马车。只不过这些投石机投的不是碎石,而是一坛子一坛子的猛火油。战场上,数十辆这玩意一字排开。简直就是冲锋中骑兵的噩梦,只是这东西具有危险性。他们玩的火油太危险,行军的时候最好还是保持距离的好。

李斯和蔚獠跟在云玥身后,李斯插不上话。基本上是蔚獠在讲解,云玥很庆幸当初从荆二身边把这老家伙给挖来。有这么一个人在身边,好比阖闾得了孙武子。

进了城云玥才发现,平凉城的人口似乎一下子就多了起来。原先的空地上堆了许多建筑材料,似乎等开了春就要动工。

“今年从东三郡来了许多人口,现在都住在帐篷里。等开了春,便使人给他们造房子。我的意思是,这些人都分去工厂里面做工。按照劳动发放工钱,然后凭着工钱在城中米铺购买米粮。这样才能够最大限度的控制住他们,再说平凉也没那么多土地分给他们。咱们这里土地贫瘠,还缺水闹旱灾。进行大规模的农耕也并不适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