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章 大战的序幕(第2/3页)

“你的意思是说,平凉坚守没问题?”

“守城其先是士气,而后是坚城,再其次便是粮秣柴碳辎重。

平凉乃是我华夏城池,住的都是华夏人。他们都知道一旦城破,将会面对怎样的遭遇。民心士气可用,此必胜之一。

城墙高达十数丈,三弓床弩数百具。又有大量的守城器械,可用之兵三四万人。城道之上可并行两辆马车,这样的坚城还不是匈奴人可以攻得下来的。此必胜之二!

相邦李斯才智过人,早早就准备下了海量的柴碳米粮。即便是匈奴人围城一年,平凉城也无缺粮之虞。此必胜之三也!

范增以为,匈奴人此战必败。他们没有像样的攻城器械,没有足够围困平凉的粮秣补给。或许人数是守军的几倍,可想要攻破平凉还是显得有些不足。”

“那你的意思是?”云玥饶有兴趣的问道,这些有条理的话在那些杀才嘴里根本听不到。他们只要张嘴,便是喊打喊杀,血腥气十足。

“侯爷大可不必着急回军,东三郡乃是富庶之地。侯爷可分兵大肆劫掠,此时正是发财的好机会。再者,平凉一战的损失也要有财帛弥补。

最重要的是郅枭将军率领的叛军和他们的家眷,西北苦寒华夏人不愿意搬迁。只有这些背负叛逆罪名的人,为了活命才肯去平凉。侯爷切不可错过这次壮大自己的机会,范增觉得过不了十日侯爷便可以听到平凉传来的捷报。”

“为何?”云玥有些诧异范增的自信。

“因为匈奴人不可能有那么多的辎重粮秣,人要吃饭马要吃草。没粮没草没箭矢,他们能干出什么事情来。”范增脸上带着欠揍的坏笑。

云玥喜欢这种坏笑,这家伙还真是一个人才。难怪项梁起兵,第一件事情就是把年近七旬的老家伙请出来。没想到在大街上误打误撞,还真捡回来一块宝。

范增观察着云玥的表情,见到云玥露出笑容,赶忙道:“为今之计,侯爷要将平凉被袭的消息尽快告知朝廷。向朝廷要钱要粮,要军械。反正什么都要,大敌当前侯爷有新立大功。即便的吕不韦,也不可能一点儿东西都不给,这种秋风不打白不打。”

云玥眼前一亮,这倒是个要东西的好法子。虽然平凉富庶,可谁又嫌钱多呢?

“范增愿意帮助郅枭将军整顿家眷,跟随侯爷上路。只是大秦关隘重重,没有大王的令旨。这么多人,恐怕难以穿越大秦国土,前往平凉。这件事情,还得侯爷向朝廷协调才是。”

“呃……!”云玥也觉得这件事情比较棘手。大秦律法严明,自从商君开始变法。便禁止人口私自流动,发了永业田和均富田。让流动的人们安定下来,若是有人无符节行动。必然有人会向当地官吏举报,当年商君逃亡到秦国边境,便是因为没有符节才被乡农告发。作法自缚这句成语,便是由此而来。几万人,还有手持武器的军卒在大秦土地上行军。没有符节,这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

别说要途径咸阳,就算是在普通郡县,也会被官府拦下。这还真是一个难题。

“这些事情本侯来办,你便帮着郅枭整顿家眷。人口不要嫌多,只要愿意跟随本侯走的都带上。东三郡都是叛逆,秦法严苛恐怕随后被处斩的人会数以万计。都是我华夏苗裔,能少死一个也是好的。”

云玥打定主意,听范增的计策。算算日子,自己就算是现在回军。一路上要考虑军卒的体力,到了平凉最少也得二十几天。若真是平凉守不住,自己到了也是去收尸。不若留在东三郡,将好处拿到手里再说。

就不信,匈奴人能耐可以大到攻下平凉的地步。若是这样,他们的下一站恐怕就是咸阳城了。

在梁城等了两天,便等到了麃公的队伍。二十万大军,行进在大路上有一种铺天盖地的感觉。云玥第一次感觉到了铁血秦军的强大,六国之中土地最富庶的不是秦国,人口最多的也不是秦国。国土面积最大的还不是秦国,可论起最善战的非秦国莫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