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章 纳妃之争(第2/3页)

“就这样定了,太子政迎娶楚国嫡公主。另纳韩国嫡公主为美人,这是后宫的事情。今天哀家来也只是和大王说一声!大王既然没意见,哀家就先去操办了。夏姬,给你那个王兄说一声,嫁妆丰厚点儿!咸阳米贵,别让他的闺女来咸阳缺了吃穿用度。”

华阳太后根本没将夏太后放在眼里,至于庄襄王现在已经气得头摇手颤。想说话却说不出来!

无论如何,夏太后都是庄襄王生母。华阳太后居然如此落夏太后的脸面,庄襄王气得双目圆睁。脸色白得好像死人,手指颤颤巍巍指点着夏太后。“噗……!”一口鲜血便喷了出来。

“大王……!”千度赶忙抢上前去,将庄襄王抱在怀里。此时的庄襄王早已经昏厥过去,脸色蜡黄蜡黄的好像金纸。

“太医,传太医……!”承明殿里回荡这千度绝望的哀嚎!

“今天幸亏提早一步去了承明殿,不然大王令旨一下。哀家想要反驳,怕是有些为难。这个夏姬总是贼心不死,哼!哀家倒是要看看,她那宝贝儿子死了,她还能扑腾到几时。”

高泉宫中,华阳太后坐定在榻上。喝了口秦清递过来的蜂蜜水,胸脯一起一伏。今天的事情的确惊险万分,若是庄襄王下了令旨。现在吕不韦又不怎么听话,真要娶了韩国公主为后。那后宫还有她华阳太后的好日子么?围拢在芈氏周围的人会渐渐分崩离析,直到芈家在秦国经营多年的势力土崩瓦解。

“太后消消气,既然太后今天落了那夏姬的脸面。怕是大王也不会再有异议,毕竟现在大王在重病之中。这秦国的事情,吕不韦还掌不了总,他才说了算几天。如今这事情,完全是太后您说了算。”

“也不尽然,大秦军方的那些老家伙们的意见很重要。其实芈家势力虽然大,但大秦的中流砥柱还是军方的老家伙们。

大秦地处边陲民智不开,自古大秦无良相。商鞅,张仪,苏秦,等人哪个是大秦之人。大秦的将军开疆拓土,六国的能人贤士治理国家。这才是大秦朝廷的基本格局。

咱们芈家看着一呼百应,可惜……可惜始终掌握不了大秦的核心权利——军权!大秦天下,还是操控在王室手中。大秦军方的那些老家伙,认死理的效忠于王室。这么多年,哀家用尽手段收效甚微啊!”华阳太后无奈叹息,虽然她也算是王室成员,可大秦本土军方的大佬们,似乎并不拿她当自己人。

“太后多虑了,清儿看那赵姬是个老实人。背后没什么势力,似乎也并没有多大野心。今后公子政当上大王,这大秦的朝廷还不是太后您说了算。公子政今年才十二岁,按照礼制未加冠冕之前,朝政是要由太后帮助协理的。

太后大权在握,又怕什么那些老家伙。难道他们还敢造反不成?别忘了,大秦军方最效忠王室。只要太子政登高一呼,什么叛乱都会冰雪消融。”

“话是这么说,一步步走吧!但凡行差踏错一步,后果不堪设想啊!”华阳太后长长叹了一口气,虽然位高权重但这些年来,她仍然有如履薄冰之感。

“再派快马去,让云玥速速到咸阳来。带着他手下的那帮杀才,无论如何也要保楚国嫡公主的安全。只要楚国嫡公主来到大秦,成为新一任皇后。我芈家,会再度兴旺三十年。哀家,也算对得起姑母,对得起芈家列祖列宗。”想到即将到来了楚国公主,华阳太后有一种将接力棒交出去的感觉。虽然有一点点失落,但更多的则是如释重负。

这十几年来,这千钧重担压在心头。从十几岁的妙龄少女,显然已经成了半老徐娘。个中滋味在心头,也是该培养接班人的时候了。这辈子让事情压的,就没过几天舒心日子。

“诺!清儿这便派人去催!”秦清听到云玥的名字,心头猛得一紧。心里是又盼着见,又不想见。脑中思绪一下子,便如乱麻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