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 平凉军情(第2/3页)

平凉,大秦北部重镇。西邻犬戎羌人东接义渠北有匈奴,乃是大秦西北边陲重镇。此时,一骑探马箭一般的飞驰向平凉。若是眼尖,还能见到马背上的骑士背后插了一枝羽箭。

“报!大将军,不好了。匈奴人犯边,杀死坞堡守军。现在大军正四处抢掠,估计再有两三日便到达平凉。”中军校尉急吼吼的跑进来禀报,身后两名军士架着只剩下一口气的斥候。

平凉守将名叫恒齿,乃是大秦军方新晋上位的一员年青将领。虽不是那种手撕虎豹,胳膊上跑马拳头上能站人的悍将。却胜在智谋高超,往往能够审时度势以少胜多。镇守北部边境多年,倒也打了些胜仗。击退了匈奴人,羌人还有犬戎余孽的数次犯边。

多年来已然与匈奴人有了默契,为何匈奴人会突然大举进犯?难道匈奴人吃了熊心豹子胆不成?

绕过帅案,恒齿走到那斥候身前。只见一枝雕翎射穿他的后背,军医没敢贸然拔出箭杆,前胸处甚至还能隐隐见到穿出来的箭簇。这是匈奴人射雕手干的,普通匈奴骑兵定然没有这个本事,能够一箭将人射个对穿。

“匈奴人有多少人马?”恒齿见那斥候面如金纸,知道他活不多久赶紧将军情从他口中套出来才是当务之急。

“匈奴人非常多,无边无沿军需官说至少有数万人。校尉大人让我赶回来报信,说是坞堡守不住。让大将军早做准备,属下……属下……咳咳咳!”这一箭射穿了肺,斥候不住的咳嗦。嘴里喷出的都是雪沫子,溅了恒齿一身一脸。

恒齿来不及擦拭脸上的血迹,赶忙急问道:“你说有几万人,可曾有错?”

“校尉大人,让我禀报大将军早作打……”这斥候已然是油尽灯枯,全屏一口气吊着。见到了恒齿禀报了军情,这一口气也就泄去。此时他的意识已然模糊,根本听不清楚恒齿问些什么。话还没有说完,便断了气。

“厚葬!”恒齿站起身来,顺手将那支雕翎用力拔出。这斥候带着指头粗的羽箭,还能赶二百余里路赶到平凉,已然是他的极限。

箭杆上刻着匈奴文字,不认识找来懂得匈奴问的通译询问才知道。这是黑石两个字,看起来这是一个叫做黑石的射雕手。

射雕手在匈奴人中也非常罕有,通常一个控弦千骑的部落。也只有十几二十名射雕手,他们臂力惊人可以开五石弓。最低等级的射雕手也能二百步外射杀敌将,乃是战阵之上最犀利的杀手。一个射雕手的危害,往往要大过十名匈奴骑士。

“有射雕手,怕真的是匈奴大军来袭。要不要向咸阳禀报请求增援,咱们这里只有不足两万兵马,还都散落在外围各处坞堡里。若是被人各个击破,那后果不堪设想。”中军校尉有些着急,若斥候说得对。那么这是十几年来,匈奴人最大的一次犯边。

“匈奴人忽然发疯,只有一个可能。那就是草原上遭了白灾,大雪覆盖了冬窝子。牛羊吃不到草,只能活活饿死。看起来,匈奴人将主意搭到了咱们头上。哼哼!他李牧不好惹,难道老子就好惹!”恒齿一拳重重击在案几上,厚重的案几发出“嘭”的一声,笔墨令箭震得哗啦啦直响。

“大将军,若是这斥候不识数误报了军情。那又当如何是好?”录事参军有些担心地说道。大秦军卒,绝大多数是文盲。别说不识字,就连识数的都不多。绝大多数家伙,只能勉强数过五十以内的数。再多了,就只能干瞪眼。问得急了,便会以很多代替。即便是有些墨水的军需官,也有许多滥竽充数之辈。

没办法,战国时候教育水平就这样儿。能识字就算是知识分子,能被两段书那就是高级知识分子。能玩转加减乘除,那便是科学院院士。就连稷下学宫所授君子六艺里面,也有数这一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