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3章 艰难的装甲时代(第3/3页)

不过他毕竟是搞机械出生,起码能听懂一些问题,比如郝仁嘴巴里说的弹簧就是悬挂,铁轴就是传动轴。

这是吸收了对俄战争首次投入坦克得到了实战经验后,装备部研制出来的新一代M2型坦克,也可以说是真正具有现代外形的坦克,这其中他甚至都没有提出过任何建议,完完全全是装备部自己搞出来的。

乘员4人,长5.4,宽2.8,高2.5,重12吨。

正面装甲厚度40毫米,侧面和后面也都达到了15毫米。

但由于马力还是太小,无法安装更大口径火炮,所以装备部采用了海军L45/37毫米速射机关炮的改进型,备弹为100发,辅助武器是炮塔顶部的一挺98式7.62毫米水冷轻机枪,主要是对付企图靠近的步兵。

只选择小口径速射炮,主要是为了减轻研制压力,也省得在搞一种口径所带来的后勤和补给问题,幸好这年头对付的主要是步兵目标,只要自己弄出了第一代,打好基础,以后总会有第二代第三代更好的出现。

望着这辆坦克,李默依稀看到了偶然在一本军事杂事上看过到的前苏联T26的影子,三档变速箱来源于卡车,弹簧悬挂,五个负重轮,铝制120马力水冷V型四缸大马力汽油机,最大速度公路35公里/每小时,越野6公里/小时,车内燃油可以保证最大公路行驶距离300公里,越野100公里。

从设计数据来看,这完全是一辆二战初期的配备,但现实却比较糟糕。

稍微懂点军事的人知道,一辆好装甲车最重要的就是机动,防御和火力,这个铁律几乎和战列舰差不多,所以坦克当年最早也叫“陆地巡洋舰。”

而现在最大的问题不是装甲,也不是火炮,而偏偏出在了李默最引以为豪的机动力上。

V型四缸发动机还是第一次装备,从表现来看狄赛尔的努力很是成功,显示了德国人在这个方面的技术能力,但底盘的情况却实在是糟糕。

测试才几天,光传动轴就坏了好几根,悬挂问题更让坦克趴窝不断,如果不是这种新武器在上次大战中表现出色,或许大家早就没信心研制下去了。

蹲在地上,李默和几位设计师一起检查了损坏的地方,站在他的角度来看,这还是设计上的缺陷,比如承重布局不够合理,传动轴精度等非材料问题。

只要不是材料上的问题,那么一切都还好解决,只要多测试,多改进就迟早完善起来,毕竟历史上从坦克出现到逐步完善并大规模装备足足花了十几年时间,自己才发展几年,发现问题很正常。

机械技术是急不来的,慢工出细活可不是玩笑,只要等地盘完善起来了,那么后续的改进就方便很多,而且那时什么自行炮,步兵战车等等都能发展起来。

时间在一分一秒的过去,谁也没有打搅皇上的兴致,可五月底的荒原上,火辣辣的太阳直射而下,不到片刻便让人大汗淋漓,但李默仿佛回到了前世和伙伴们一起啃面包喝开水攻克技术难关的岁月,而他在机械上的造诣也使得旁边几位设计师获益良多,尤其是他提出的安装潜望式瞄准镜,减小炮座厚度,把炮塔正面改为斜面等建议,更让大家折服。

随着技术人员更换了新的零件,兴致高涨的李默立刻拉着郝仁说要亲自试试车,可当他钻入车内后才明白为何几个装甲兵都比较矮小了。

轰隆隆的发动机,使得狭窄的座舱内顿时更加闷热,尤其是坦克行驶起来后,巨大的颠簸让他整个人都仿佛要散架了,当二十分钟的测试结束,他从车厢里爬出来后,才知道装甲兵的确不是一般人能当的,还没等他夸奖下郝仁几位,顿感到一阵眼晕,随即就一头栽倒在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