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2章 双星(四)(第3/4页)

调查问卷里面有一部分是关于黑兄弟为啥要选择加入。大多数的调查结果都是,在这里生活比在野地里容易。大家为了能够吃饱饭,所以选择留下。

辛辛苦苦的结果竟然只是让零散的部族认识到,有一个强大的部族出现了。而零散的部族们认为杀戮其他敌对部落的人是天经地义,杀不了大人就去杀孩子。暴怒的韦坤做出的决定就是大杀了一番那些杀人部落的犯案者。处决这些人的时候,把周边部落给叫来参加公审。公审中宣布,以后凡是私自杀人,那就要赔命。这是“新的强大部族的风俗”。

经历了此事之后,韦坤整个人受到了极大冲击。他原本还觉得那些老家伙们很讨厌,总是说些仿佛看透了年轻人心声的话。现在韦坤不得不承认自己太幼稚,对待世界的看法又巨大缺陷。哪怕是亲自制定选举规矩,让各个部落都来参加议会。可这些根本没有能改变部落的看法,东非部落依旧用他们的世界观看待世界。

在极度厌恶部落顽固不化世界观的同时,韦坤终于开始反思自己是不是也有着牢不可破的错误世界观。有了这样的反思,韦坤终于发觉自己竟然有迈过以前缠绕他行动的迹象。

那位继任大叔在和韦坤谈工作的时候,也忍不住显摆着成年人的见识。大叔认为韦坤的问题主要是不知道自己是来干啥的。对待黑叔叔,韦坤心里面有种居高临下的救世主心态。现在的事实证明,黑叔叔们其实还是挺实事求是的。他们看中的是具体的生活变化,所有的便利和新消息,都被黑叔叔们用旧有的世界观串起来。例如他们以前可没机会找到袭击敌对部落小娃娃们的机会。

韦坤承认了继任大叔的判断,然后继任大叔又说出了一个新问题。那就是韦坤居高临下的心态到底是偶然还是常态。这个问题刚被提出的时候,韦坤发觉自己一时间生出了让继任大叔永远闭嘴的冲动。但是随着一次次的反思,韦坤终于承认自己其实是个非常傲慢的人。身为韦泽的儿子,韦坤很容易就生出俯视别人的心态。

松开紧握着的双手,韦坤觉得心里面终于没有那么难受了。对过去难以忘记的事情的回忆终于被对自己的反思替代的时候,痛苦也开始消退了不少。经过几个月的时间,韦坤发觉自己就如王明山所说的那样是个凡人。凡人们判断事情的标准是最后的利益,或者是名,或者是利。总的来说都是单纯的结果。而这种看似明确不变结果其实才是不断变化的东西,名利永远都随着眼界与心态的变化而变化。

以死了多少人作为利益标准的话,韦坤可以把之前投入在孩子们身上的教师等投入加进去,其结果就是亏大了。要是把讨伐部落抓获凶手的投资也计算进去的话,结果就是损失远比想象的更大。

但是换一个角度,以这次讨伐事件中震慑了部落,并且让部落从东非行政区的实力有了认识。这些可都促进了东非行政区的内在统一程度,从这个角度反倒有些“塞翁失马焉知非福”的意思。若是韦坤不分青红皂白就对部落大杀特杀,那定然是不可能让部落有这样明确的判断。

种种判断利益的角度带来种种不同的选择。可要是从王明山所说的脚踏实地问心无愧的天才们来看,这些全部都是一堆狗屎般的恶心理由。

韦坤对事情的判断从一开始就是错的,如果韦坤肯从一开始就调查一下部落对东非行政区的理解。那么韦坤一定不会做出后面的种种决定。他一定会更加脚踏实地的进行工作,从团结群众,到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光复党里面对这些早就有全套的解释与套路。如果韦坤一开始就脚踏实地的面对东非行政区的现实,他的所有选择都会完全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