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5章 跟对人(三)(第2/3页)

庞聪聪回望着林阿生,非常清楚地说道:“可当时我哪里有那么多适合的人选,我不想说组织部有问题,但是组织部里面缺乏懂工业管理的同志,他们选的人在工业岗位上表现并不好。我们广东工业任务这么重,完不成任务,我的责任更大。”

“怪不得组织部的同志后来就和你妥协了。”林阿生说完之后看向王明山,“王明山同志,我听说你也站在庞聪聪同志这边。”

“完不成任务与一个劲的换管理人员,我只能选择先完成任务。我的确有责任,可我们当时真的没办法。”王明山见庞聪聪豁出去了,他也没怂包。

“那你们两个人有没有安插自己的亲戚?”林阿生问道。

庞聪聪心里面大为轻松,却用严肃的表情答道:“我们两人都是只有自己家在广东,没人可以安插。要说有安插,那也是组织上的决定,我爱人就在广州军区后勤上工作,我听说有可能要把他调到国税局去。”

“对自己挺有信心么!”林阿生看了庞聪聪片刻,终于开口说道,“以前我还觉得都督有些政策实在是过份了点,现在越看越觉得都督实在是不想对大家痛下狠手。总想尽量顾全大家的面子,可有些同志呢就是蹬鼻子上脸,总觉得老子打的天下,凭什么老子不能捞一把。当年我们提起贪官污吏就恨的牙痒痒,提起那帮狐假虎威的家伙就恼的想杀人。现在看不少人只是恨自己没机会贪,等有了机会之后可一点不落人后。”

异地从军,异地从政,这都是韦泽定下的制度。前者执行的很彻底,后者执行的时候遭到的反对非常大。现在庞聪聪与王明山都体会到这种制度不是韦泽吃饱了撑的无的放矢。地方上的关系盘根错节,而老革命们权力极大,理论上组织部有把关干部的大权,甚至是垂直领导。可完全不受干扰的组织部大概只有韦昌荣这个绝对老革命执掌的中央组织部,只要出了京城,各种势力都对组织部有着或大或小的影响力。而广东的党政一把手正因为是异地从政,所以事情相对比较少。当然,他们遭到的广东本地力量的反抗也是非常强烈的。

林阿生却没有针对王明山与庞聪聪说更多,他把话题转回了现在的问题,“把广东的干部都给集中起来开个会,我和大家见见面。”

“是!”王明山与庞聪聪同时应道。

三天之后,林阿生出现在一众广东党政军干部面前,绝大多数人都不知道林阿生来了,看到这位穿着退役上将制服的政法委书记,有些人是惊讶和意外,有些人则是感到了肝儿颤!

林阿生执掌政法委,尊敬他的人称他“林包公”,不喜欢他的人私下称他“林阎王”。当年韦泽的亲戚犯法,一听说是林阿生亲自办案,原本想说情的人没一个敢去找林阿生说情的。在最近评功的时候,林阿生是第一个得到上将军阶的老革命。看他退役上将的制服,还有肩头松柏叶搭配三颗星的阶级章,一众人大气都不敢出。

林阎王不负众望,他先念了一串名字,然后说道:“这些同志现在请接受调查。”

话音方落,一众法警上来就把人给带走了。而在门口,还有武警们荷枪实弹的身影,没有被叫到名字的干部们根本连质问的话都不敢说。不过看着那帮平素里颇能弄钱的家伙被带走,也有些人脸上露出了掩藏不住的笑意。有些心里有鬼的人则是脸上没了血色。

有林阿生坐镇,广东的整顿以极为迅猛的速度展开。海关是最重的灾区,三成以上大大小小的干部被抓。与之相对应的,各地的也迅速调集了考上海关类公务员的人员补充了这些空缺。

消息传到了南京,不少中央干部的脸色都变得极为难看。胡成和在冷淡对待韦泽一个月后,终于主动的找到了韦泽。两人面对面的坐下,胡成和开口就问:“都督,我听说广东抓了好些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