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节 英格兰长弓,法兰西的血泪

1314年法王菲利普四世去世,接下来的14年里,他的四个儿孙路易十世、约翰一世、菲利普五世、查理四世先后走马灯似地更替,都在位没多久即驾崩。

1328年2月查理四世辞世,法兰西卡佩王族主支绝嗣,英王爱德华三世是法王菲利普四世的外孙,查理四世的外甥,是与卡佩王族主支关系最近的男性继承人,因为母亲伊莎贝拉为菲利普四世仅存子女,爱德华三世有权利根据母系血统对法兰西王位提出诉求。

法兰西贵族则搬出《萨利克继承法》,拒绝承认女性及其后裔继承王位的权利,其实他们的真正考量是不想要一个来自英格兰的君主。贵族们拥戴王族的旁支瓦卢瓦的菲利普继承王位,称为菲利普六世,法兰西进入瓦卢瓦王朝时代。

英王爱德华三世与法王菲利普四世关系图

1337年爱德华三世以“讨回公道”为名,正式对法宣战,提出法兰西王位诉求,全面挑起英法战争,从这以后英王对法兰西王位的主张权一直持续到1801年才终止。表面上爱德华三世为争取王位而战,其实是托辞,追逐经济利益和转移英格兰内部矛盾才是真实原因。

法王一向羡慕英格兰的统一和王权强势,历代国王无不投入大量精力用于控制那些具有独立性的公国、伯国,这样的努力间断性取得成效,到路易八世(1187—1226年)时,通过联姻、购买、战争等手段兼并,法王的领地扩大了三倍。

英格兰金雀花国王在法兰西拥有太多领地,始终为历代法王的心头之患,他们不断施展手段削弱英王在法影响,逐步收回领地。爱德华一世即位之初,英王在法兰西的重要领地只剩加斯科涅和阿基坦。13世纪末英法两国的争夺,不再像以前体现出浓厚的封建政治特点,利益争抢主导着博弈,焦点在于佛兰德斯、加斯科涅,这是与英格兰有着密切经贸联系的工商业地区,另外就是英王最大的一块领地阿基坦。

佛兰德斯在英法之间具有半独立性,盛产呢绒,它最优质的羊毛原料来自英格兰,当时流行这么一个说法:“佛兰德斯人用英格兰的羊毛织成呢绒温暖着世界上的所有民族。”加斯科涅始终为英王领地,牧马业和捕鲸业繁盛,所生产的葡萄酒与武器远近闻名,首府波尔多有“美酒之都”的美誉。羊毛和葡萄酒贸易关税是英王的重要财政收入,14世纪初,加斯科涅公爵领给英王带来1.7万英镑的岁入。

只要英王在法兰西有领地,那么根据封建惯例他就是法王的封臣,每个法王即位,英王要向其宣誓效忠才能名正言顺领有封土,但英王对此不胜其烦,贵为一国之君,每次前去宣誓多少都有点受屈。强化中央集权和王权离不开坚实的财政基础,法王总想直接控制收入丰厚的领地。伊莎贝拉的父王菲利普四世就试图“去封建化”,提倡中央王廷的主权大过封建领主权,他在位时驱逐犹太人,取缔圣殿骑士团,没收他们的财产,皆有明显的经济动机。菲力普四世寻求一切机会把势力渗透到佛兰德斯与加斯科涅,英法暗中角力由来已久。

加斯科涅与佛兰德斯存在贵族派与平民派的争斗,加斯科涅的贵族倾向英王,平民偏向法王,佛兰德斯的贵族倒向法王,平民依附英王,当然实际博弈中也没有明确界线,哪一边都是“务实主义”,一方处于弱势时都会向英王或法王求援。从1328年起双方在加斯科涅的争斗日趋白热化,佛兰德斯两派对抗,法王派兵干涉,另一方不断向英王求救;菲利普六世登基后还决定收回英王的阿基坦公爵领,令爱德华三世恼羞成怒。

长期以来为牵制英王,法王与苏格兰结盟,只要苏格兰国王愿意南侵英格兰,法王总是乐意掏腰包,几个因素叠加最终促使爱德华三世决心发动一场对法大战,这场英法之战断断续续拉锯百余年,后世称为“英法百年战争”(1337—1453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