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1章 长驱直入吐鲁番(第2/2页)

……

向小强一行现在刚刚进入哈密地区。他和记者们都是激动不已,正在疯狂拍摄那些被饿死和屠杀的尸体呢,突然接到兰州方东成来的电报,说请亲王殿下带着记者在哈密抓紧调查,前边吐鲁番很快又要拿下了,那里的情况更严重,“看点”更多。

向小强更是兴奋不已,恨不得马上就飞到吐鲁番去。他带着车队、带着记者,先是花了两天时间调查哈密城内的情况,主要是搜集苏军大屠杀的证据。然后接下来的几天,他从清晨到深夜,全天一刻也不闲着,马不停蹄,把哈密县城东西两边一百多公里的绿洲区全跑遍了。城外的任务,主要就是搜集饥荒的证据。他们从最开始的一天看一个村子,到了一天看两个村子、到最后就是走马观花,一天看五六个村子。现在各村尸体都被明军宪兵部队看守着,没让埋,就等着记者和调查团来拍。但是五月份白天天气已经很热了,向小强他们得赶在各村尸体腐败或者风干之前,尽量拍的更多。

这时候,越来越多的记者从内地赶了来。还有更多的国际组织,比如国际红十字会、各种协会的代表,也都纷纷赶来。哈密地区的记者和国际人士越聚越多,他们组成了一个上百人的调查团,也不再像向小强他们头几天那样奔命了。调查团兵分几路,分别前往不同的区域。这样前后下来半个月不到,就把整个哈密地区所有的居民点,全都调查了一个遍。一些知情的当地人,还有被俘的苏军军官,指出了几处秘密掩埋点。这些埋人的大坑也被明军挖开了。倒是没有“万人坑”这种规模,但是几百人、上千人的大坑还是有不少。大坑里的尸体多,现在还在腐败,发出阵阵恶臭。很多小坑里的尸体少,水分已经被吸得差不多了,估计再过一段时间,就成了标准的干尸了。

在这些惨绝人寰的场景面前,记者们和调查团的人全都震惊了。明军像以前那样,专门给记者们提供了两部电台,由两个情报官为他们发稿件。当然,战地稿件照例要审查,凡是有可能暴露军事秘密的地方都要修改。那两个情报官也担任审查官的角色。

……

哈密战役进行的异常顺利。从5月24日到6月7日,整个吐鲁番地区,也就是天山山口以南、巴音郭楞以东的地区,北全部拿下。现在,明军距离北边的迪化只有130公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