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6章 俯冲轰炸的悲剧(第2/4页)

“不错。”

“那在H时到来的那一刻,轰炸机得已经飞临炮群上空、准备攻击了吧。”

“对。”

向小强笑道:

“但是十月份的凌晨五点还是漆黑一团,地面上什么也看不到。”

唐云生转向李国梁,说道:

“李司令,这个问题你们应该考虑过了吧。”

向小强也望着李国梁。李国梁身为陆航司令,虽然是陆军总参谋长的下属,但毕竟也是他向小强的人。向小强心想,这回李国梁该帮着自己说话了。

李国梁明显很为难,看看唐云生,又看看向小强,勉强笑道:

“向大人……这个……应该不成问题的。我们会在攻击之前先投照明弹的。”

向小强哑然了。没想到李国梁这回倒没站在自己一边。当然,也不至于是“背叛”自己,但至少说明,李国梁也是认为用俯冲轰炸机摧毁炮群是可行的。

和自己相比,李国梁自然是航空兵专家。看到李国梁这样说,向小强不禁开始怀疑自己的观点是否有误。

但是稍微用后世的常识和经验想了一下,就再次得出结论:黑暗中想精确轰炸,根本就是做梦,即使借助照明弹也不行。二战中的无数战例都反复证明了这一点。无论是不列颠空战中的英德互相轰炸、还是后来的对德大轰炸。对德大轰炸,是英美轮流上,美国空军白天上,英国空军夜间上。事实证明白天轰炸效果好、炸得准,但轰炸机损失大。夜间轰炸损失小,但轰炸效果太差,只能限于大面积的非精确轰炸,比如针对德国城市和平民的轰炸,只能起到制造恐怖气氛、打击敌国国民意志的作用。想真正有效的炸点东西,比如工厂、铁路枢纽、桥梁、港口等设施,还得在白天。

而且,这说的还是大面积的、不要求很精确的战略轰炸。如果是追求精确的战术俯冲轰炸,在一团漆黑的情况下、想仅仅依靠照明弹提供光源,门儿都没有。

……

向小强深吸一口气,缓缓说道:

“李司令,怎么说呢……可能俯冲轰炸机也是新生事物吧,没参加过几次战斗,大家可能也不太了解……俯冲轰炸对肉眼瞄准的要求非常高,没有足够的能见度是绝对不行的。照明弹那点光线,肯定是不行的。我知道,我军通用的那种最大的航空照明弹,空中持续照明时间只有25-30秒左右,照亮的最大直径也不过只有800米。其中比较亮的范围,也只有直径500米。而且这仅仅是说在距离地面400米的高度时,才能达到的最大照明范围。这种照明弹,光靠俯冲轰炸机投掷照明弹,能投多少?”

李国梁说道:

“向大人,是这样的,拿浦口炮群来说,清军在浦口的老山山脉后面常驻一个战略炮兵军,由三个重型榴弹炮师、还有一个高炮师组成,共有105mm榴弹炮180门、155mm榴弹炮135门、210mm榴弹炮60门。此外,还有各种口径高射炮54门。当然,这是按照清军账面上的编制算出来的,实际肯定存在着很大的缺额。我们将出动一个加强俯冲轰炸机大队,也就是45架俯冲轰炸机对付这个炮群……”

“什么,”向小强很夸张地叫道,“才45架俯冲轰炸机?这也太少了吧?这样一次能扔的炸弹颗数,还不如清军火炮的门数多呢!即使每一枚炸弹都精确命中,那也才能摧毁一半不到的火炮!”

李国梁有些尴尬,看了看唐云生,又说道:

“向大人……不少了,我们沿江的城市一共有8个,我们要在H时同时摧毁8个这样的炮群……就算平均每个俯冲轰炸机大队按40架算的话,光这一项任务,就要在H时占用我们380架俯冲轰炸机……现在我们大明虽说已经有了3200架作战飞机,但只有一半是轰炸机。而在这一半里面,又只有三分之二是俯冲轰炸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