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4章 务实的精神(第2/3页)

“皇帝陛下,如果我是你就会想一想,手上有一副这么好的牌,就应该好好打,不要浪费了。如果图一时之快而失去了更好利用的机会,那岂不是太可惜。不错,现在我们的亲人是被你捏在手上,我们是有求与你,给你低个头也不是不可以。但是不要逼我们做做不到的事情。把几万公民交出去任敌宰割,也许大清做得到,但我们大明做不到。

“真的,皇帝陛下,务实一点吧。如果大家都务实一点的话,这次事情应该能得到双方都很满意的结果。我相信以皇帝陛下之英明,不会固执地认为只有逼着我们把几万个公民交给你投进劳动营,才是最令你满意的结果吧?一定还会有千万种会让你更满意的结果的。我想,大清需要的东西肯定还有很多,但唯独不缺几万张吃饭的嘴。如果我们两边都能拿出年初默契停火的那种务实精神来,有什么问题不能满意地解决呢?

“以上这些,就是我要说的。”

向小强说完后,弯腰跳下车来。顿时,四周镁光灯疯狂地闪动着,寂静的广场上瞬间沸腾起来。他的讲话犹如在滚烫的油锅中滴了一滴冷水,顿时炸锅了。

无数个记者叫喊着,朝向小强蜂拥挤来,同时大喊着:

“向将军,你的讲话是否代表了大明政府的官方态度?”

“向将军,你的讲话能否理解为大明说软话了?”

“向将军,大明政府目前什么态度?大明军方什么态度?陛下什么态度?”

“向将军,你刚才多次称呼广武为‘皇帝陛下’,请问是女皇陛下默许的吗?”

“向将军,请问大明为了赎回被俘官兵,会出多大代价?是哪方面的代价?”

“向将军,请问……”

“向将军,请您谈谈……”

“向将军……”

“向……”

……

问得最多的,就是“向将军,你的讲话是否代表大明官方态度”和“向将军,你是否是替大明官方来向广武皇帝说软话的”。但是向小强跳下车后就把嘴巴闭得紧紧的,一句也不解释,只是在卫兵的努力保护中微笑着钻进车内,关上车门。

卫兵也返回后面的军卡。向小强的座车顿时被几十个记者包围了,无数张脸贴着玻璃向里喊着,刺眼的镁光不断地穿透玻璃闪耀着,捕捉下向小强靠在车里的样子。

小轿车按着喇叭,在人群中艰难地蠕动着,警察们好不容易把两边的记者分开,向小强的几辆车才得以脱身。

向小强一走,广场上的记者们也都拔腿就跑,停在对面看热闹的黄包车瞬间被抢光了。记者们手里抓着速记下来的讲话稿,催促着车夫,拼命往各自的报馆赶去。那些国际大报驻南京记者,也都抓着新闻稿拼命往电话电报局跑,到那里去抢占一个窗口,争取最先把这一特大新闻发回本国报社。

广场上长久地沸腾了。两大阵营不管哪一边,都在兴奋地讨论着。“新公民”们很高兴,虽然他们大多数人水平都很低,还听不懂向小强这番讲话的意义,但是他们总是明白无误地听到了向小强的表态:把几万公民交出去,这是不能谈的。新公民们兴奋的合不拢嘴,大声赞扬老乡向小强,到底是老乡,老乡就是老乡,真仗义。

“亲友团”们却全都听明白了向小强讲话的含义,那就是虽然大明不可能把几万公民交出去换几千俘虏,但是已经含糊地承诺北清,除了拿人换人大明做不到之外,你北清可以尽管开价,我大明愿意尽最大的努力来满足你。

他们也都很兴奋,因为毕竟先前请愿要求政府拿几万“新公民”去换会自己的家人,他们自己也觉得比较过分,可能性也不大。但是现在不同了,大明主动说软话了,让北清尽管开价,还一口一个“皇帝陛下”,尽管是通过向小强的口。这在过去是不可想象的。这样亲人回来的可能性就大得多了。这么好的机会,北清不会不抓住的。广武皇帝又不是傻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