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章 注定的胜败(第2/3页)

7月18日,这是第一次把“北伐”的议题在内阁会议上正式提出。内阁大臣赞成和反对的比例是一半对一半。沈荣轩没有正式表态,朱佑榕也没有表态。

……

这是西班牙军队宣布接管政权、也就是西班牙内战正式开始的第二天。西班牙人尚武,危机时刻军人干政,被看作是一种光荣传统。整个西班牙陆军,有八成的官兵都站在圣胡尔霍将军、摩拉将军和佛朗哥将军这一边。至少在西班牙的陆军中,人心向背立竿见影。

随着7月17日那句著名的无线电呼号“天空万里无云”宣告政变开始,从西属摩洛哥到西班牙本土南部,各个兵营都同时爆发了政变。少数的坚定支持左翼政府的军官,第一时间就被处决了。狂热的右翼民众涌上街头,开始把那些平时就有名有姓的左翼人士拖出来杀掉。

也就在同时,左翼政府控制的土地上,杀戮也开始了。左翼政府先是把与天主教有关的知识分子一次性的斩尽杀绝,然后便不分青红皂白地捕杀社会上所有有亲右嫌疑的人。战后统计,被左翼政府杀害的有名有姓的教士、修士和修女,有一万六千八百三十二名。

作为社会公约的法律消失了。现在不论是在政变地区,还是政府掌控地区,社会秩序都被群众组织所左右。约束瞬间消失,人们得到长期未能获得的解放感觉,本来隐匿和压抑在内心的人性之卑劣残忍,一涌而出。西班牙人发现,他们曾经嫉妒、讨厌、不喜欢的人,甚至捏着自己借条的人,都可在“惩罚敌人”的借口下任意加害。杀人不再受法律惩罚,反倒是“正义之举”。双方都出现了一哄而起的滥杀无辜的高峰。

一时间,西班牙双方控制的国土上血流成河。而这时候战争刚刚开始,死在两派后方屠刀下的人,比死在战场上的人还多。西班牙进入了历史上最黑暗的一个时期。

……

左翼虽然控制着政府,但几乎没有像样的军队。战争刚开始的时候,几乎是全靠着狂热的左翼民众自发的拿着各种武器、走上街头,高唱着国际歌,高呼着口号“诺帕萨兰(他们不会得逞)!”,在一种巴黎公社式的、悲壮又充满浪漫色彩的情绪下,组成的军队,开赴前线同政变军队作战。

在马德里、加泰罗尼亚和阿斯图里亚斯,布尔什维克组建了“高尔基营”、“马克思营”,还有有名的第五团。一时间,《国际歌》响彻马德里的大街小巷,不但青年男子,就连老人、妇女、儿童也都拿着各种武器、工具,唱着歌涌上街头,编成一个个班、排、连、营、团、旅,然后向已经政变了的军营冲锋……

这种情形,感染了在马德里的大部分国际人士。各国记者们都被深深打动,向各自的国家发回了一篇又一篇感人的报道。这也是后来共产国际组建“国际纵队”之时,那么多国家的人士、不论党派都积极响应参加的原因之一。

因为政变头几天,政变军队只控制了西班牙南部的一些地方。而且政变军队的铁杆主力还是在西属摩洛哥的殖民地军队,也就是佛朗哥他们麾下的直属军队。这些主力需要从海上登陆西班牙。而这时候虽然陆军已基本叛乱,但是西班牙的海军和空军仍然忠于政府。他们把炮艇、潜艇等纷纷开进南部的各个港口,阻止摩洛哥的叛军登陆,同时炮舰上的叛军军营。这种情况下,很多响应政变的地区都得不到军队接应,政变失败。

7月19日,在马德里,武装警备队的政变被平定了。在巴塞罗那和整个加泰罗尼亚,左翼群众在两天的血战中战胜了政变军队。阿斯图里亚斯掌握在左翼政府手中,奥维亚多被包围,而希洪的兵营则被城市居民和矿工们冲锋攻下了。在马拉加、巴伦西亚、毕尔巴鄂、桑坦德及其他许多城市和省份,政变军队也都失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