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章 半履带车(第2/3页)

向小强非常满意。李国梁真的非常卖力,另外也说明大明帝国无论是军队还是政府,都非常重视空中力量了。要不然这样日复一日地高强度训练,每天光烧掉的燃料就是一个不小的数字。大明还不自产石油,还要从南洋万里迢迢地运来。所以说,没有整个国家的重视和支持,是不可能这样的。

……

到了泰平记公司总部,向小强见到了泰平记军工公司的现任大老板——张绍衡。张老爷子是泰平记军工帝国的第二代掌门人。他的父亲就是泰平记的创始人张泰平。张泰平是早已经已经故去了,但他用后世的话说,就是泰平记的“精神领袖”。现任董事长的张绍衡老爷子不但继承了泰平记,而且继承了乃父的遗风,颇有当年张泰平的味道。

张绍衡老爷子六十多岁了,一身简便的汉装,雪白的头发从脑后垂在肩头,精神矍铄,颇有一番仙风道骨的味道。他的身后,是十几名泰平记的高管,都是笔挺的西装革履,反衬得张绍衡至高无上的超然地位。

张绍衡见到向小强,笑呵呵地迎上来,很有力地跟他握手,很有大企业家的风范。不过向小强更是广经世面,也是很潇洒地跟他说笑寒暄了一番。

中午,张老爷子请客,为向小强一行人接风洗尘。向小强本来以为重庆是大火炉,肯定会很热呢,但从下了飞机到现在一直都没想起这事儿来。现在说到去吃饭,向小强猛然想起,重庆好像并没有传说中的这么热。他恍然大悟,自己是从南京来的。南京也是个大火炉,一点也不输于重庆,自己已经适应了。而且可能还有个原因,这个时代没有后世那么强的温室效应,年平均气温要低得多。冬天比后世冷,夏天比后世凉。

考虑到向小强一行人都是公职人员,为避免行贿之嫌,张老板的接风宴还是不铺张的。虽然菜品做得很精致,但都没有什么名贵的东西。这也是川菜的特点。但是有一点让向小强很惬意的,饭桌上很有几种冰镇食物。冰镇水果、冰镇酸梅汤、冰镇竹叶青酒,饭后还有冰镇可口可乐……

在这个时代,在这个电冰箱刚出现的时代,想在大夏天里吃到冰镇水果、喝到冰镇饮料,那是一件绝对奢侈的事情。因为这时代即使是大多数有钱人,他们也是没有电冰箱的。夏天想吃冰镇东西,就得靠冬天储存在冰窖里的冰块。而冰块在夏天是很昂贵的。向小强的官邸里就有一个冰窖。进入六月份后,秋湫已经经常让人把冰块儿取出来,放在房间里纳凉了。

而在眼下,吃完了火辣辣的川菜,再喝上一气儿冰镇酸梅汤,那叫一个爽啊……

……

吃完午饭,下午一点多,向小强摸摸嘴,没有休息,直接要求张老板备车,去试验场看样车。

一行人坐着汽车出了行政生活区,进入工厂区。这里有四通八达、穿行于厂区中的铁路钢轨。他们来到一座火车车库旁,下了汽车。

向小强他们有些不解,因为说的是去试验场的。怎么在火车车库前下车了。

张绍衡站在向小强身旁,指着高大的火车车库笑道:

“向大人不明白是不是?呵呵,没错,从这一刻开始,敝公司为您进行的产品展示已经开始了……就从这里开始。”

他做了个手势。两个工人用力把两扇巨大的库门缓缓推开,里面现出了黑漆漆的火车头。看得出来,火车头已经烧足了气,不时的“呼哧呼哧”喘着粗气,头顶的烟筒轻轻飘着白气,锅炉往下滴着水。一个司机登上去,拉了一声汽笛,车头高高地喷出蒸汽,步伐沉重地开了出来。

向小强一行人仍然没看懂。不过向小强很有耐心。他已经从这蓄势待发的机车背后,预感到了将要看到的精彩东西。

火车头完全开出来了。这时候向小强看到,这并不是一节单独的车头,车头后面还挂着一节客车车厢,后面还有一节平板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