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全歼荷兰分舰队(第3/4页)

但巴达维亚号一次齐射得手后,并没有继续对轰,而是继续转向,向反方向东北方逃窜,同时尾部大量释放白色浓烟,和它前部受伤处的黑烟混在一起,形成一片烟幕。

“放!!!”

共工号枪炮长官再次喊出口令,八门主炮再次怒吼,巴达维亚号舰艉剧烈爆炸,滚滚浓烟中,速度立刻慢了下来。

“长官!”观测手突然喊道,“092方向发现鱼雷航迹!距离300米!!!”

舰长快步到那个方向的舷窗上看了一眼,立刻命令道:

“右满舵!紧急倒车!”

战列巡洋舰巨大的身躯速度急剧减慢,舰艏快速向右偏,海面上一溜淡淡的白色气泡,紧擦着舰艏冲过去了。

舰长正捏了把汗,观测手又喊道:

“目标——鱼雷!方位——092!距离250米!”

“全速前进!左满舵!!!”

巨舰的航速又开始加快,舰艏向左偏,很快把身子垂直过来,大大缩小了自己的面积。舰艏正对着鱼雷的方向。

又是一溜白气泡贴着水下,在舰身左侧几米处擦过去了。

不只是共工号,整个大明舰队的七艘军舰此时都在转向、并且疏散、相互拉开距离,都把舰艏对着092的方向。

不过目标最大、最笨重的共工号没挨鱼雷,其他灵巧的舰只就更没理由挨上了。很幸运,这一波鱼雷全部安然躲过。如果是战列舰的话,挨上一两枚鱼雷问题还不大,但共工号是战列巡洋舰,只有战列舰的吨位和火力,装甲却比战列舰薄得多。哪怕挨上一枚鱼雷都是很要命的。

这应该就是刚才两艘荷兰轻巡七千多米的时候,打出的一排鱼雷。鱼雷经过几分钟的航行,现在才到大明舰队的位置。应该说他们的鱼雷火控计算的还是很准的,七千多米的距离,两艘舰共12枚鱼雷,排成两个扇面过来,这时候应该很分散、命中率很低了。但是还是险些击中共工号。这也是因为海况糟糕,鱼雷靠得很近了才被发现。

失控的苏腊巴亚号快冲到大明舰队中了。共工号、乐毅号、吴起号一通炮轰,苏腊巴亚号中弹数发,一连串大爆炸,几个炮塔都被掀掉了,裂口向外猛喷着熊熊大火。

它的速度很快慢下来了,甲板上残余的水兵还在稀稀拉拉地往海里跳。突然,苏腊巴亚号的残骸发生了一次惊天动地的大爆炸,浓烟中舰体裂成两段,迅速分别沉了下去。海水沸腾着,“滋滋”喷着白烟,形成了一个大漩涡。

几分钟后,苏腊巴亚号完全消失了。它原来的那块地方飘满了油污、破木板、尸体,还有大量黑烟、白烟不断从水面弥漫升起。

“它的弹药库被引燃了,”舰队司令端着望远镜,冷酷地说道,“这样,我们击沉了苏腊巴亚号。……让驱逐舰去救幸存者,乐毅号、吴起号,跟我们去干掉巴达维亚号。”

巴达维亚号尾部中了一枚305毫米炮弹,现已重度损伤,速度降得只有几节,后甲板一座炮塔被掀掉,另两座也不能打了。现在它冒着滚滚浓烟,舰身向右倾斜,眼见已经不行了。

共工号在三千米外向它打信号灯,命令他们弃舰投降。

信号已经发出去,但巴达维亚号并没有回信号,也没有挂白旗。只是望远镜看去,甲板上浓烟滚滚,往海里跳的水兵更多了,稀里哗啦,像下饺子一样。很快,舰身上挂下了绳网,更多水兵攀着绳网下到海里。几只橡皮伐也被扔下去了。好象是已经下了弃舰令。

“我们停在这里,”舰队司令命令道,“叫乐毅号靠上前去打捞他们。”

……

巴达维亚号肯定看到了信号,但是舰长不敢回信号,更不敢挂白旗。

进入二十世纪后,各国海军好像都有了个不成文的惯例,不允许军舰向敌方投降,只能被打得完全丧失战斗力后,下令弃舰。否则这个舰长回国后也多半要上军事法庭。所以二十世纪以前,海军战史上经常有一国军舰完整俘获敌国的军舰,甚至整支舰队,而进入二十世纪,则很少有这样的情况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