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冷血政治(第3/5页)

向小强暗暗咬牙切齿道:两个老家伙都是搞外交的,还真不容易看出喜怒哀乐来。……也许他们根本就是麻木的,搞政治把心肠搞硬了。

“三位老先生都是我大明的老臣,”向小强让警卫泡了茶,敬给他们,然后说道,“宋老和孙老还是搞外交的。三位想必也听了刚刚的广播。荷属东印度的这种事情,也不是初次了。我想请教,我大明一贯的态度是怎样的?或者说,为什么会容忍这种事一而再、再而三的发生?”

三个老头相互看看。要是在国内,向小强突然来这么问他们,他们肯定几句官腔就过去了。但现在陛下已经派他们辅佐向小强出访欧洲,要全程给他出谋划策,或者说在海外,代表大明利益的只有他们几个,已经是同舟共济了。讲话的时候完全可以贴心贴肺,不必有什么保留。

宋如海首先摇头叹道:

“向大人,我们自己可是一滴石油也没有啊!”

这一句话,向小强就愣住了。

宋如海接着说道:

“我们北有满清,东有日本,一旦打起仗来,荷属东印度卖不卖我们石油,直接关系我们大明能不能活下去啊,向大人!……东印度群岛是世界第三大石油产地,也很幸运,这是离我们家门口最近的一处石油产地,战争状态下,我们从东印度运石油,运输线最短。……当然,美国和苏联石油更多,但那都在地球的另一头,我们的输血管要是必须伸到地球的另一头才能打仗的话,战争就已经输了一多半了!

“从东印度买石油,航线只有2000公里,凭我们自己的海军力量,完全可以全程保卫,没有问题。但是,要是从苏联买,航线就要超过20000公里,途经众多国家的势力范围,而且苏联石油自用量庞大,不可能提供太多的出口。美国倒是想买多少买多少,可要是从美国买,不是横跨太平洋那么简单的,美国的石油产地在墨西哥湾,也就是东岸,我们必须先横跨太平洋,穿过巴拿马运河。大吨位的邮轮还得绕过南美洲,航线至少有35000公里。

“最关键的是,我们下次一旦跟北清全面开战,日本最后肯定要趁火打劫,这个小学生都知道。日本现在的海军实力就在我们之上,他们海军扩张速度是我们追不上的。他们可以从天皇到农民,都勒紧裤腰带造军舰,我们行吗?……所以,如果我们的运输线拉得过长,以日本的海军力量,想掐断易如反掌。

“向大人,这样一说,您是不是有些明白了?”

向小强怔怔地咀嚼着这几句话,突然问秋湫道:

“是不是这样?”

秋湫也冷静下来了,含着泪点点头:

“对,差不多。”

秋湫也这样说,向小强也沉默了。现实大致如此了。他有些不甘地问道:

“那我们就什么都做不了吗?我们毕竟有远东第二大海军,不是一个没有海权的弱国啊!”

宋如海反问道:

“要不我们还能怎么办?去打人家?”

向小强一时间气血上涌,真想点头说:对!就该去打!……但是自己毕竟不是后世的愤青了。现在他是承担着大明帝国重要责任的人,不凭着冲动讲话,说话负责任,这是基本要求。

孙继业仿佛看出了他的心思,苦笑道:

“向大人,1912年那次,也是波及好几个城市,华人死了两千多。那时候老朽还年轻,也跟向大人一样,义愤填膺,咬牙切齿,恨不得大明立刻就派舰队去,把东印度群岛给拿下,最好把荷兰也给灭了……后来我的老师,也就是后来的外交大臣徐元贞阁老,给我说了几句,我一下就明白了……

“首要的问题,战争是政治的延续。战争目的是什么?他这样问我,我答不出来。怎么也答不出来。如果是为了出气,给当地华人报仇,那就是一场惩罚性的战争,规模肯定不能大。那后果就是跟荷兰彻底交恶,彻底断绝了今后从东印度购买石油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