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炮火危城(第3/5页)

每有炮弹落到近处,她们便卧倒隐蔽,然后又站起来继续排队上船。

她们身后的洞库里,每艘潜艇上都有几个工兵,在往潜艇里装炸药、布引线,以便在江心洲守不住的时候炸沉它们。这些女孩默默看着自己朝夕相处的潜艇,有不少人都哭了。

……

南京市里,现在在经历一场开战后的最大恐慌。

浓雾中的早晨,到处都是拖着行李的人,他们神色恐怖,都往城外的火车站跑。这些人都是没在第一次疏散中走的市民。本来上一次大疏散后,清军迟迟打不过江来,人们对长江防线的信心陡增,那些在南京有店铺、有生意没走的,反而赚了一笔,很多撤退到南方的人心思活泛,又回来了。

现在一场大雾,不得了了,原先对长江防线很有信心的人,现在都相信守不住了。尽管街上的大喇叭不断广播着“我们已经打退了清虏的第一轮进攻”,但有点常识的都知道,打过来只是时间问题。而清军一旦过来,所有人都坚信绝对劣势的明军兵力抵抗不了几下。

向小强的汽车按着喇叭,逆着人流,往皇宫缓慢驶去。由于大雾,看了红色的午门的时候,几乎已经到皇宫门口了。

向小强连忙让司机停在路边,自己跳下车,大步穿过金水桥,在宫门口被拦住了。

皇宫门前戒备森严,几百名禁卫军头戴钢盔持枪肃立,幽深的门洞里好像还架了机枪。现在明显加倍了兵力,很多生面孔都没见过。

向小强没多说什么,掏出证件。值班的班长看完证件,惊诧地发现这就是人民卫队司令、还是每天来给陛下上军事课的向小强上校,连忙敬了军礼,让开放行。向小强心急火燎的,按规矩留下佩枪,由一个禁卫军军官领着,两人一路小跑,往里面跑去。

穿过了前宫,那个军官便不能再往里进了,换了个女官领着向小强进入后廷。

“陛下在哪里?在干什么?”

向小强快步走着问道。他每天到宫里上课,有好几次就是这个女官领着的,彼此都熟了。这女官神色也很慌张,打着颤道:

“在乾清宫,召见大臣……向大人,你说……你说南京还能守多久?”

很明显,现在连宫里也是一片恐慌了。向小强没回答这个问题,只是微笑道:

“你们慌什么,跟紧了陛下,比谁都安全。”

那个女官听他这么说,想想也是,脸上恢复了点血色。

向小强知道,她们这些在宫里的人,现在生死存亡之际,总是把自己这些高级军官的每一句话都当作权威。自己的一句话就能给予、或者夺走她们的希望。

但是对于南京能不能守住,他自己很不乐观。不过有一点可以肯定,南京段的防线是全条长江防线最坚固的一处,即使在大雾中,它也绝不会是首先被攻破的地方。

他判断,在南京遭受实际威胁之前,肯定会先传来清军在其他地方过江的消息。这样,南京的撤退还有时间,不会猝不及防。

毫无疑问,对满清来说,在战争一开始就一鼓拿下南京,诱惑是巨大的。但长江防线毕竟是南明苦心经营了二十年的结果,南京又是防线的重中之重,绝不是那么好啃的。刚才他已经收到了报告,知道江边防线已经打退了清军的第一次进攻,己方毫无伤亡,而清军伤亡惨重,甚至还没有一个人登上沙滩。

即使是在浓雾中,防线也不负众望,打得很漂亮。但是,如果清军不顾死上,兵力再增加个两三倍,就很难说了。更可怕的是,他们一旦走比较现实的路线,即放弃南京做突破口,集中兵力从长江的其他薄弱地段突破,从后面包抄南京,截断铁路,那不仅是失守,连撤退都成问题了。

现在一定要朱佑榕抓紧离开南京。只要女皇走了,人民卫队作为女皇的亲军,也肯定要跟着走的。这样自己作为女皇的亲军司令,也能跟着走,不会留下来陪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