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提纯可卡因人咬狗(第3/31页)

游离盐基可卡因最初是个大秘密。它不仅仅要求有大量质量上好的可卡因——这一点就让大多数人无法尝试它——而且要懂点化学知识,还要有几件工具(烧杯,量杯和溶剂)。而且,对之保密也符合知道如何把可卡因转化成游离盐基可卡因的人的利益。知道这个秘密的毒贩子开始做游离盐基可卡因的生意,靠当“药剂师”来赚钱。他们出现在那种有许多可卡因的晚会上(早期的时候,这种晚会专属于娱乐明星和毒贩子),提出为他们泡制游离盐基可卡因,作为回报,他们自己也要享用一点。大麻贩子艾伦.朗回忆说,他在纽约的时候身边就有这么一个角色。因为他总是定期坐飞机到哥伦比亚去,所以总会带点可卡因回来自己享用。

他告诉我说,“一次纽约有个聚会,我有可卡因——你知道的,我两美元一克买的。所以我带了一些去,把可卡因倒在了桌子上,给自己卷了支烟,有个家伙对我说,‘你知道吗,你这是在浪费可卡因’。我说,‘啊?’他说,‘你应该这么干’——他把可卡因拿到了厨房,做了些游离盐基可卡因,我们开始抽起来……他在厨房就能做出来。他把这东西叫游离盐基可卡因”。

很快,人们发现制作游离盐基可卡因根本没有什么秘密可言。这个过程不需要掌握任何的化学知识:一教就会。很快,美国各地的致幻药品店里开始出现各种各样的可卡因手册,大谈游离盐基可卡因是如何地妙不可言。我在伦敦的“药物依赖性研究院”的图书馆里找到一本1979年的小册子,题目是《可卡因爱好者请注意!游离盐基可卡因=自有性以来的最好的东西!》。这本书一步一步教给读者这个过程,还总结说游离盐基可卡因“与定期服用任何剂量的可卡因相比,它对身体的伤害要小得多”。这是个很普遍的误解:人们此刻还认为滥用可卡因的唯一的危害就是会伤害鼻粘膜。抽可卡因似乎连这个都能避免。到七十年代晚期的时候,美国各地的致幻药品店都在出售可以制造和抽游离盐基可卡因的各种各样的随身器具,从抽游离盐基可卡因用的特殊的烟斗,到包括说明书和所有正确的溶剂在内的提炼游离盐基可卡因的工具,一应俱全(西格尔估计说,到1980年已经售出300,000套游离盐基可卡因工具。)

这是游离盐基可卡因的问题。抽可卡因产生的”上冲感”极其强烈,但同时”欣快感”的过程大大缩短。这使得可卡因越发容易使人上瘾。游离盐基可卡因爱好者在试图得到更多的游离盐基可卡因的时候,行为举止开始表现得十分古怪,反复无常。朗是这样解释的:

游离盐基可卡因爱好者的一个习惯就是,他们开始总是盯着地面,寻找点滴的游离盐基可卡因。即便和你说话的时候,他们也一直盯着地板看。这有点奇怪,不过人人都是这样。我有一次因为这个打了一个朋友一巴掌。我一直在说话,他一直在东看西看。我说,“抬起头来。看着我。”他说,“好,好”。我说,“你要是再不看着我,我就扇你一巴掌。”他接着说,“好”,还是一直在地板上东看西看找游离盐基可卡因。所以我打了他一耳光。打他也没用。我见过有人爬到桌子底下,坚信那儿的地板上有一丁点的游离盐基可卡因。

整个美国的可卡因使用者都发现自己像孩子般爱与人口角。谁的可卡因?谁提炼出的游离盐基可卡因?谁的烟斗?而且,更重要的是,该谁用烟斗了?这就是游离盐基可卡因的问题:这东西太诱人了,一旦抽上,就想永远抽下去。根本不可能停止下来。

医学界很清楚地意识到现在正在流行抽可卡因。西格尔在1976年发表的一篇文章中指出,实验室里的猴子可以学会抽游离盐基可卡因。这个发现可真是异乎寻常:要哺乳动物抽任何东西都很困难,因为他们对抽烟有一种天生的反感。因此,在抽其他药物的实验中,西格尔必须靠事后给予奖励的方法来强迫猴子吸入气体。然而同他试过的其他任何药物都不一样的是,他发现猴子不需要其他任何推动因素就愿意抽可卡因。实际上他们很喜欢抽这东西。在《极度兴奋》一书中,他描绘了他的一个研究课题中出现的十分离奇的现象,一个名叫费比的猴子深深抽了口游离盐基可卡因,接着呼了出来,拼命地去舔要飘走的烟雾。他非常吃惊:“我们从来没有发现有哪种药物不需要强化刺激——例如让它抽口烟然后给点好吃的——猴子就愿意抽的。”他告诉《快感时代杂志》,“但是它们就愿意抽游离盐基可卡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