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2章 学校(第2/3页)

可看看现如今他手下能用的都是些什么人?

从晋国带来的赵氏老人们虽然忠诚可靠,但终归能力有限,且无法融入地方。

各邑的氏族和士,多半是乡党情怀和排外极重的,赵无恤做出妥协,能任用其中一些人,却不愿意让他们身居高位,在决策中碍手碍脚。

所以最大赢家就出现了,因为缺乏干吏,赵无恤的势力里便涌入了鲁国最大的游士群体:孔门弟子,不说位高权重的端木赐、冉求、宰予、樊须、公西华,其余如秦非等人也在地方上为属吏,对基层影响极大。

“这些招揽来的士人多半已经行冠,其思想,其专攻领域大多已经定型,还无时无刻不希望向主君灌输自己的政治理想,却不管其现实与否。其安定地方尚可,但一旦主君要推行更化,非但不能相助,反倒会成为阻碍。”

张孟谈这句话,则是在暗指孔门弟子了。

所以对于赵无恤来说,若是不想自己的领地几年后再度儒化的话,乘着战争停歇期间,尽快开展人才培养是当务之急。

想要收获人才一批忠于自己,履行自己理念,百年后不至于人亡政息的人才,莫过于从教育入手,深受后世天朝洗脑教育熏陶的赵无恤自然深有体会。

当然,明面上他的口号却让儒家弟子们喜形于色。

“古之圣贤修礼仪,推广教化,如今皆崩坏矣。我欲复古政,育英才,立大学以教於国,设庠序之校以化於邑,称之为学校!”

……

兴办教育的事情,赵无恤交由张孟谈来主持,自然要参照前代制度。

夏曰校,殷曰庠,周曰序。由官方兴办贵族教育,始于夏商,而兴盛于宗周。

宗周教育是“学在官府”,学校分为两大系统,即国学和乡学。国学设在天子、诸侯所在的都城;乡学设在都城以外的乡遂。

国学分为小学和大学两级。小学设在王宫内。王子和贵族子弟,到了七八岁,进入小学,学习数数、辨别方位、写字和家庭礼仪。大学十五入学,设在都城近郊,有辟雍和泮宫之别,天子所设的大学叫辟雍,诸侯所设的大学叫泮宫。乡学设立于闾的叫“塾”,设立于党的叫“庠”,设立于州的叫“序”,设立于乡的叫“校”。

学校的教师都由官吏兼任,官即是师,师即是官,教育内容以六艺为主,包括周代的典章制度,如宗法、等级、嫡庶、昭穆、祭祀祷词等。

“复古政是为了让鲁国人和孔门弟子容易接受些,但我不打算完全拾人牙慧。”

和张孟谈敲定细节时,赵无恤以周代教育为基础,糅合了后世见闻,甚至于孔子私学的一些方法——虽然现在孔门弟子们还没看出来,但赵无恤心里清楚,一旦他赵氏官学设立,无论是生源还是在国内的影响,都会与孔子私学发生一定的竞争关系!

所以他必须细细了解自己“敌人”的长处和优点,否则到时候官办学校反倒被儒家的私人学校压了一头,那就滑天下之大稽了。

渐渐地,一个蓝图便被规划出来了。

“作为实验点,先在郓城、甄邑、郿邑、廪丘四处设立小学,贵族、国人男童八到十岁入学……”

孩子们的模仿能力、学习能力快,跟着父母就能无师自通地学会过家家和骑竹马打仗。送去学堂,若能得到系统的洗脑和指点,近朱者赤,长大后未尝不会成为赵无恤手下的栋梁之才。另一方面,将他们从小集中教育,还能弱化宗法氏族的纽带。

因为条件有限,官学中的小学暂时只招收城邑的国人子弟,乃至于职业兵卒的子女,若是乡鄙中有氏族子弟想进入也可以。为了维持学校收支平衡,不得不收取一定的束脩,既学费。

任谁都看得出赵无恤对此事的重视,从这时候起,西鲁思想界的各方力量便开始暗潮涌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