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最后的名士(第2/2页)

然而,中平二年(公元185年)的一天,蔡邕蔡老夫子无事家中坐,大祸从天降。

且说,这一年四月,刘宏驾崩,谥号为灵,史称汉灵帝。继位的是他的长子刘辩,何太后把政。

外戚和宦官又开始了新一轮的争斗。

校尉袁绍向何太后的哥哥何进建议,召凉州前将军董卓进京,绞杀宦官。

这下不得了,董卓入京,潘多拉魔盒被打开了。

先是何进被宦官头头张让所杀,接着是京城所有宦官被杀,(有些没有胡子的人也被当成宦官杀掉),董卓还废掉了刘辩,改立汉灵帝的次子刘协为皇帝。

从此,董卓自任丞相,作威作福,横行朝廷,成了说一不二的大人物。

鉴于洛阳城无险可守。董卓下令将洛阳的皇宫、祖庙、官府、民宅全部烧毁,又让人挖开东汉历代皇帝和贵族的陵墓,盗取珍宝,劫持刘协迁都长安。

至此,曾经兼具文治武功、盛极一时的赫赫大东汉已经名存实亡。

董卓以自己的残暴和贪忍一举登上了政治舞台的中央,一面施号发令,一面为窦武、陈蕃等人平反,恩威并用,擢用党人、公卿弟子任职,为自己造势。

他知道蔡邕隐居在江南,便软硬兼施,要蔡邕出仕,以成就自己的好士之名。

蔡邕只有故伎重施,拿出自己当年对付灵帝的那一招,称病不出。

但董卓毕竟不是汉灵帝,他比汉灵帝凶狠多了。

面对蔡邕的拒绝,他恼羞成怒,恶狠狠地说:“我力能族人,蔡邕遂偃蹇者,不旋踵矣。”

蔡邕没辙了,只好乖乖就范,到朝廷报到,署祭酒。

这一年,蔡邕已经五十六岁,步入了暮年。

不过,董卓这个恶人,却也真心敬重蔡邕的才学,举高第,补侍御史,又转持书御史,迁尚书。三日之间,周历三台。迁巴郡太守,复留为侍中,“厚相遇待,每集,辄令邕鼓琴赞事,邕亦每存匡益”。

如果这次蔡邕能一直混到自然死亡,倒也不失为一件好事。

可惜不能。

像董卓这类作恶多端的人,必定会招来天下人的怨恨。

所谓多行不义者必自毙,跟着董卓混,一定没有好下场的。

这个道理,蔡邕懂,却无从逃避,只能惶惶然等待着一个不可预测的未来。

初平三年,董卓的报应到了。

王允与吕布等人巧设连环计,除掉了董卓。

蔡邕也等到了自己最后的审判。

因为对董卓的死“有动于色”,王允“勃然叱之”,斥责道:“董卓国之大贼,几倾汉室,君为王臣,所宜同忿,而怀其私遇,以忘大节。今天诛有罪,而反相伤痛,岂不共为逆哉!”

宣布将蔡邕收付廷尉治罪。

蔡邕递上辞表道歉,表示愿意接受刻额染墨、截断双脚的刑罚,学习太史公司马迁,“继成汉史”,完成修史大业。

现在才知道要著作汉史,早干嘛去了?!

饶是如此,依然有很多士大夫也奔走营救,请求王允免其一死。

太尉马日磾飞车赶来求情,说:“蔡邕乃旷世逸才,多识汉事,当续成后史,为一代典籍。况且其忠孝素著,获罪也没有缘由,杀了他岂不是会丧失威望吗?”

王允正在气头上,气呼呼地说:“昔日汉武帝不杀司马迁,致使他作出谤书,流毒于后世。方今国祚中衰,神器不固,令佞臣执笔在幼主左右,既不能增益圣上的仁德,又令我们蒙受毁谤议论。”

马日磾大为叹息,出来后议论说:“王允这样做,是不会长久于世的。有道德的人,是国家的纲纪;写作,是国家的典籍。废弃了纲纪与典籍,岂能长久!”

不久,蔡邕死于狱中,时年六十一。

缙绅诸儒莫不流涕。

北海郑玄闻而叹曰:“汉世之事,谁与正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