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绚丽的余晖(第2/3页)

刘祜大怒,派人到杨震那里收回了太尉的印章和绶带。

既如此,就算了吧。

从此,杨震紧闭门户,谢绝宾客,不再理会任何政事。

樊丰一伙儿还不甘心,又诬蔑杨震,说他“不服罪,怀恚望”,要刘祜将杨震遣回原郡。

杨震家在弘农,全家走到洛阳城西的夕阳亭时,杨震不走了,对他的儿子、门徒们说:“死亡,乃是士人最常见不过的遭遇。我蒙受皇恩身居高位,痛恨奸臣狡诈,却不能进行惩罚;痛恨淫妇作乱,却不能予以禁止,还有什么面目再见日月!我死以后,就以杂木为棺,布单包裹,能遮住头脚就行,不要归葬祖坟,不要祭祀!”说完,饮鸩而卒,终年六十六岁。

弘农郡太守移良遵照樊丰等人的意思,派官吏在陕州(今河南陕县)截住杨震的灵柩,使棺木暴露在大道之旁,并谪罚杨震的儿子们到驿站当差,替人传送信件。

一时间,“道路皆为陨涕”。

当然,除了宦官外,刘祜还有一群自以为可以信任的人。

这就是皇后阎姬的阎氏家族。

先简单掰一掰阎氏家族与汉室的关系:阎皇后的祖父阎章,河南荥阳(今河南荥阳)人,精晓国家典章制度,在汉明帝永平年间任尚书;而阎章的两个妹妹都是汉明帝的贵人,所以阎家也算是皇亲国戚,属于很有政治背景的家族。重要的是,阎皇后的母亲和邓太后的弟弟西平侯邓弘的夫人是同胞姐妹。正是因为这种裙带关系,阎姬入宫后得到了邓太后很多的关照,公元115年册封为皇后。

刘祜把阎姬的四个兄弟都封了高官,让他们掌管京城的禁军。

刘祜这样做,阎皇后并不满足。

阎皇后崇拜的偶像是邓太后,对手握国家大权充满了憧憬和幻想。

她自己没生育儿子(仔细算算,东汉一朝,自马皇后、窦皇后、邓皇后到阎皇后,已经是四代皇后不能生育了,可怜),眼看后宫李贵人的儿子刘保被立为太子,就担心李贵人会取代自己的地位。

她弄了点药,交给李贵人,要她服下。

就这点药,把李贵人毒死了。

唉,这点烂事,基本是以前窦皇后的翻版,不提也罢。

但和窦皇后收养了和帝不同,阎皇后又担心刘保将来会为母亲报仇,一不做,二不休,诬告年仅十岁的太子谋反,顺利将太子废为济阴王。

安帝延光四年(公元125年),阎皇后成了阎太后,差点就做成了邓太后一样的事业。

这一年,阎皇后跟随刘祜南巡帝乡章陵,行抵宛城,刘祜突得急症,一行人只好仓猝返京,到叶县(今河南省叶县南)时,三十二岁的刘祜竟不治而崩。

阎皇后和哥哥阎显及江京、樊丰等密谋商议说:“如今圣驾半路驾崩,他的亲生儿子济阴王却留在京都。消息一旦传出,如果公卿大臣集会,先一步拥立济阴王继承帝位,我们就没有好日子过了。”

因此秘不发丧,只伪托皇帝病重,驱驰还宫。

四天后,在宫中发丧,将其葬于恭陵,庙号“恭宗”,谥号“安帝”。

随后,阎皇后以太后身份临朝听政,任命哥哥阎显为车骑将军仪同三司,掌握军政大权。

她学习偶像邓太后的做法,准备拥立一个年幼不懂事的皇族成员为帝。

在哥哥阎显的提议下,最终选中了汉章帝之孙、济北王刘寿的儿子、北乡侯刘懿为帝位继承人。

不立亲生儿子刘保而立堂弟(注意,还不是亲弟弟)继承帝位,这在封建帝制中无疑是一件骇人听闻的反常措施,朝臣为此议论纷纷。

刘懿继位时年幼无知,外戚阎氏执掌朝政,杀逐安帝亲信宦官,独揽大权。

眼看东汉王朝就要沿着阎氏家族的轨道运行了。

可是,刘懿在位仅两百多天,就病死了,史称东汉前少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