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天道好还(第2/3页)

接着,众人也多称邓骘冤枉。刘祜无奈,将其安葬在洛阳北邙山的祖坟之中。邓骘归葬之日,公卿同吊,莫不悲伤。

刘祜这一连串动作下来,有一个人惊惧不已。

这个人就是身居列侯、位列九卿的龙亭侯蔡伦。

其实,从刘祜即位那天起,蔡伦的内心就种下了一个炸弹。

他虽然算不出这颗炸弹会在哪一天爆炸,但他很明白,引爆这颗炸弹的人一定是刘祜。

而这颗炸弹一旦引爆,自己将死无葬身之地。

为了清除这颗炸弹,他也做出过各种各样的努力。

可是,到头来,似乎都是徒劳。

他尝试着接近邓太后,接近刘祜,对朝廷的工作恪尽职守,兢兢业业。

他还积极参政,认真负责,不断提出合理化建议。

应该说,在邓太后掌政期间,他为东汉王朝的长治久安做出了很大贡献。

他这样做的目的,不过是想自保。

他希望通过自己在工作上的成效在朝中树立威信,从而借助朝野的口碑活下去。

但他始终无法消除自己内心的恐惧。

三十三年前造下的孽债阴魂不散,夜夜缠绕在梦中!

那时,他不过是黄门小宦官,为了在宫中站稳脚跟,他尽心服侍章帝刘炟。

可惜,三十岁的刘炟,却长了一颗六十岁的心脏,走三步就要喘上四口气,一阵风吹来,就要叉腰扶墙,免被刮倒。

把自己下半生寄托在刘炟身上,很不靠谱。

宫中的宦官都在寻找新的靠山。

大多数人把宝押到了后宫宋贵人的身上。

年轻的蔡伦却是个天生的阴谋家,他选择了不被人们看好的窦皇后。

刘炟的身体每况愈下,一天不如一天。

宫中争权夺位的形势骤然紧张,隐成三足鼎立之势。

这三足的代表人物分别是窦皇后、梁贵人、宋贵人。

似乎,窦皇后最没有前途。

因为梁贵人、宋贵人都生有儿子。梁贵人的儿子刘肇聪明伶俐,很招刘炟的喜爱,更可怕的是,宋贵人的儿子刘庆已被册立为太子。而窦皇后侍寝多年,却胎毛也没产下一根。

把宝押在宋贵人的身上,就相当于把宝押在了太子刘庆的身上。这是正常人的思路。

难道不是吗?哪天刘炟翘了,刘庆继承大统,不就是新的领导人了吗?

蔡伦没有草率做决定,而是通过细心的观察和周密的考虑,毅然决然地加入了窦皇后的阵营。

这真是不走寻常路!

蔡伦这样做的依据是:窦皇后这时势单力弱,正是用人之际,一旦投奔,就会得到重用。而且,事在人为,趁着刘炟尚在人世,凭“皇后”这个牌子,不信不能扳倒对手,笑到最后。

果然,蔡伦很快就取得了窦皇后的信任。在蔡伦的精心策划下,宋贵人以“挟邪媚道”罪被杀,太子刘庆被贬为清河王。而梁贵人所生的儿子刘肇被强行收至窦皇后名下,成为了窦皇后的养子,梁贵人本人则被诬陷含冤屈死。

一切都按预料发展。

所有的事都料理停当,刘炟适时地挂了。

十岁的刘肇即位,由窦太后临朝称制,蔡伦收到人生中第一笔丰厚的回报:封中常侍,与九卿同级,可出入宫禁,参与军机,随皇帝左右,为皇帝的从政顾问,掌管宫廷文书和百官上书。

但事情并未止于此,他的官职还在不断上升——由于外戚势力过度膨胀,蔡伦联合郑众等人帮助十四岁的刘肇杀死了执掌实权的外戚代表人物窦宪,还政于帝。

蔡伦和郑众等人并列为侯,历史上的宦官封侯,自此而始。

刘肇二十七岁病死,又是蔡伦,他和邓太后一起,把尚未满月的殇帝刘隆抱上了龙位。

应该说,这时的蔡伦是志得意满,名望达到了人生的巅峰。

然而好景不长,刘隆在位才八个月,就患上了一场大病,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