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铁血耿恭(第2/3页)

正如他们所料,疏勒城因为缺水,出现了骚动。

渴,太渴了。

城里的军民渴得嗓子眼里直冒火,嘴唇燥裂,皮肤干枯,为了解渴,他们甚至挤榨马粪汁来饮用。

天,这还是人过的日子吗?

耿恭为自己的大意抓狂不已。

要想不被渴死,目前有三条路走。

第一条,豁出去,跟北匈奴人抢水源;第二条,穿井取水;第三条,向北匈奴人投降认栽。

以耿恭的性格,第三条想都不用想,直接排除。

那就只有第一条了,跟北匈奴人抢水源,疯狂地抢。

可北匈奴早算好了耿恭会有这个反应,重兵守在上游,无数次打趴了前来抢水的汉军,此路不通。

那就只有打井了。

耿恭拼命地打井,打了大大小小几十口井,全是枯的,没水。

有的井,深至十五丈!

还是没水。

难道真的是上天要亡我吗?

耿恭仰天大叹说:“听说汉武帝朝的贰师将军赵广利征西域遭遇断水,拔佩刀刺山,飞泉涌出;现在汉德神明,不应绝我。”

耿恭决定再试一次,他整衣向井叩拜,祈祷神灵保佑。

众人互相鼓气,继续朝深井挖土。

没挖多久,水泉奔出!

有水了!有水了!

真是天无绝人之路!

第一桶水打上井来时,汉军吏士无不热泪盈眶,一齐高呼万岁。

大家争着抢着,喝了个够。

耿恭定了定神,想了个招。

他命官兵提了几桶水在城上泼水给北匈奴人看。

天,难道上天真的站在汉军的一边?

匈奴人目瞪口呆,大感意外。

耿恭这招实在太厉害了,只用几桶水,就迅速地击垮了北匈奴人的斗志。

在围困疏勒城的日子里,北匈奴人其实也在承受着巨大的压力。

他们千里挺进,孤军深入,粮运难继,军粮耗尽。

早知如此,还不如一开始就堂堂皇皇地攻城,几万人打一座孤城,就算啃,也把城墙啃掉了,现在,军中乏粮,想要再战已经不可能了,那么,撤退吧。

看着敌军退去,疏勒城里阵阵欢呼。

耿恭也松了口气。

他们以为,最坏的日子已经过去了。

然而,他们错了。

一场更大的灾难已经开始悄悄降临。

从耿恭处没讨到便宜,北匈奴改变了进攻方向,他们以重兵包围了驻扎在柳中城中的己校尉关宠。

在北匈奴的策动下,龟兹国招呼上邻居焉耆国,联合出动,狂攻西域都护陈睦。

陈睦没能顶住,全军覆没。

汉军三个大本营中已有两个遭受重度打击,汉朝却没能发出援军,原本和耿恭站在同一条战壕里的车师人似乎嗅出了一点异样的味道,他们觉得,剩下的耿恭也自身难保了。

看来,西域的天下还是属于匈奴人的,和匈奴搞对抗不会有好果子吃,现在跟着匈奴干,还来得及。

在这种明哲保身思想的支配下,车师人毅然决然地反叛了,他们重新投入了北匈奴的怀抱,会同北匈奴一道进攻耿恭。

原先和北匈奴人两度大战,耿恭都得到了车师人的帮助,算是有地利人和之便,现在车师已与北匈奴勾结在一起,耿恭面临的最大难题是无处筹集粮草。

但猛人就是猛人,大难当前,不失英雄本色,耿恭勉励士兵进行顽强的抵抗。

随着战事的推进,乏粮的难题越来越突出。

几个月下来,军中粮食尽,士兵只能用水煮软铠甲弓弩,挑上面的兽筋皮革来吃。

惨,太惨了。

所幸耿恭和士卒推诚相见,同生共死,暂时还没有逃跑和背叛的,但战斗减员严重,兵力剧减至只剩下了几十人。

北匈奴单于料定耿恭已身陷绝境,便派使者到城下向耿恭招降。开出的条件是:封王、配美女为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