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三个关键人物(第2/3页)

光武帝建武元年(公元25年),公孙述称帝,征召隗嚣入朝。为了摸清公孙述的底细,隗嚣派马援入蜀考察。公孙述是马援的同乡,在马援面前却端着皇帝架子,十足的小家子气。

马援回来,对隗嚣说:“公孙述不过井底之蛙,妄自尊大,还是洛阳政府值得依靠。”

光武帝建武四年(公元28年),马援充当隗嚣的信使带信给刘秀,第一次见面,马援就被刘秀的恢弘气度折服了。他对刘秀说:“天下反复,盗名字者不可胜数。今见陛下,恢廓大度,同符高祖,乃知帝王自有真也。”

对于隗嚣的分裂主义,马援很是反感,经过数次劝说无效,便借一次与隗嚣长子隗恂入洛阳的机会,上书给刘秀,请求到长安上林苑去屯田,不再回去了。

刘秀兵临漆县(今陕西彬县),马援连夜前来报到,甘当西征大军中马前卒。

对于陇山地形,马援了如指掌,各军事要塞,如数家珍。

他命人取来一袋米,当下在刘秀面前用米堆成山谷沟壑等地形地物,然后指点山川形势,标示各路部队进退往来的道路,其中曲折深隐,无不毕现,对战局的分析也透彻明白。

刘秀特别高兴,说:“虏在吾目中矣。”

第三个,是京兆灞陵(今西安市东北)人王遵。

王遵,字子春,其父为上郡太守。其为人豪侠仗义,有辩才。

算起来,王遵是隗嚣手下的老人儿了。他最早追随隗嚣起兵,被任命为明威将军。隗嚣能从长安逃回陇西,全仗他在前面开路,杀散围兵,得以脱逃。

王遵佩服来歙,更佩服刘秀。

来歙刀劈隗嚣,被隗嚣的手下层层包围,正是有王遵从中周旋,才得以虎口脱险。

他曾私下对来歙说:“我之所以戮力不避矢石,非是追求高官厚爵!只不过人思旧主,先父蒙汉厚恩,我日夜盼望报效大汉耳。”已有归汉之心。

光武帝建武七年(公元31年),王遵因数次劝谏隗嚣入朝,未被采用,便举家东迁,前往洛阳投奔刘秀。刘秀拜他为太中大夫,封向义侯。

有窦融、马援和王遵这三个人加入,刘秀如虎添翼,隗嚣的死期正式进入倒计时。

王遵给刘秀指了一条废弃多年的古道,沿着这条道,就能绕过隗嚣大军,直插隗嚣的战要之地略阳(今甘肃省秦安县东北)。

而只要攻占了略阳,就等于将隗嚣的陇山防御体系拦腰斩断。

王遵说,彼时大军进发,可一举而定。

刘秀大为高兴,决定兵分两路,自己亲率吴汉、冯异等人攻取高平第一城(今宁夏固原地区),此为正兵;另外派来歙率精锐突骑奇袭略阳,此为奇兵。

正奇之间,相辅相成。

正兵迂回高平,尽量避免仰攻,奇兵奔袭,可谓出其不意。

光武帝建武八年(公元32年)春,来歙领二千骑兵穿山越岭,伐林开道,过番须(今陕西陇县西北)、回中(今陇县西北)诸要隘,如同神兵天降,突然进至略阳城下,斩隗嚣守将金梁,成功攻下略阳城。

隗嚣的都城平襄(今甘肃省通渭县)与略阳的直线距离仅有八十公里。

隗嚣惊呆了。

然而这仅仅只是开始。

隗嚣手下有一个名叫牛邯的大将,文武双全,驰名边郡,深得隗嚣重用,统率着十万大军在瓦亭、鸡头一线,可谓隗嚣倚若长城的人物。

可是隗嚣大意了。

他忘了,牛邯是王遵的好朋友。王遵写了一封信,牛邯没有太多的犹豫,领兵归降。

牛邯这一降,引发的后果是相当可怕的。

就像多米诺骨牌一样,随后就发生了十三名将军,十几万士兵,天水郡的十六个县邑投降事件,隗嚣实力锐减。

而凉州牧窦融没有失约,领了河西五郡(指敦煌、酒泉、张掖、武威、金城)太守及羌、小月氏等步骑数万、辎重车五千辆与刘秀会合,分数路攻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