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来了个不速之客(第2/2页)

听说刘秀在河北招贤纳士,便前来投奔。

刘秀见到贾复,大喜,称他是将帅之器,任其破虏将军督察盗贼之职。

贾复骑来的马又瘦又小,刘秀立刻命人将自己车驾的马分了一匹赏赐给他。

有人抱怨刘秀说,真是外来的和尚好念经,贾复何德何能,刚来就担任这样的要职,恐怕难以服众,请求改任补鄗尉的职位。

刘秀笑着说:“算了吧你,贾督有击敌千里的威风,刚刚任他职务,不能擅自更改。”

从这一天开始,贾复和邓禹成了刘秀最为得力的左膀右臂,后并称开国双雄。

除了邓禹、贾复外,来投奔刘秀的还有一个不速之客。

此人属另类枭雄。

之所以说其是枭雄,是因为他好奇门异术,仗义行侠于赵、魏一带,多结交列强、豪杰,好打抱不平,且有一颗唯恐天下不乱之心。

而说他另类,是因为他向刘秀进献了一条耸动天下的大计。

本来,刘玄更始政权东取洛阳,西定长安,声威大振,群雄归心,就连盘踞在青州号称八十万的赤眉军也甘愿臣服。赤眉军首领樊崇就亲自领了二十多名高级头目到洛阳献表请降。但刘玄更始朝廷目中无人,只将他们封为列侯,徒有虚爵,并无封地。这就严重地伤害了樊崇等人的自尊心!

要知道,王莽当年为了招降赤眉军,就开出封王,割青、徐二州为世袭封地的价位。

刘玄小儿居然拿豆包不当干粮,认为樊崇等人不过都是些过气人物,只是简单敷衍应付了一下,就不加理会了。

恼羞成怒的樊崇等人趁刘玄更始朝廷忙着迁都长安之际,溜了。

他们竟又重新纠合起分散在濮阳的三十余万赤眉军。

虽然较之前的八十万少了一大半,但仍是一支不容小觑的强大武装。

可以说,赤眉军的去向将会影响天下的走势。

有了之前荼毒青、徐二州的先例,与赤眉军仅一河之隔的河北地区人心惶惶,所有人都担心赤眉军会渡过黄河,蹂躏河北。

刘秀是河北地区名义上的最高长官,面对赤眉军的潜在威胁,坐立不安,却又有心无力,只能听天由命。

这位枭雄就针对这点,献出了一条可以除掉赤眉军的妙计。

他对刘秀说,赤眉军不识兵法,在濮阳临河而居,我们只要在上游的列人县境内掘开黄河河堤,以河水灌入,赤眉军就算有百万之众,也都全部喂了王八。

好一条妙计,不,是好一条毒计!

刘秀听得寒毛倒竖,毛骨悚然。

要知道,黄河河堤一旦掘开,河水汹涌,人力再无从控制,黄河以南广大地区将成为一片泽国,遭殃的不单单是赤眉军,更有千千万万的无辜生命!

这种伤天害理的事,我刘秀岂能去干?!

刘秀断然不从。

来人乘兴而来,碰了一鼻子灰,悻悻而去。

说起来,这人也是刘秀的远房亲戚,他和刘秀一样,都是汉景帝刘启那一脉传下来的,名叫刘林,是原赵缪王的儿子。

他走后,刘秀给他的评语是:心术不正!

刘秀没有料到,就是这个心术不正的刘林,因为自己的一时之仁,掀起了一场巨大的风暴。

正是这场风暴,使得河北大地动荡不安,无数生命化为飞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