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释

国立中央研究院迁台前后

1 陈存恭、陈仲玉、任玉德,《石璋如先生访问记录》,“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2002年版,302页。

2 郭宝钧,《山彪镇与琉璃阁·引言》,科学出版社,1959年版,1页。

3 1948年11月15日,《夏鼐日记》卷4,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215页。

4 转引自岳玉玺等,《傅斯年——大气磅礴的一代学人》,天津人民出版社,1994年,291页。

5 王叔岷,《慕庐忆往——王叔岷回忆录》,中华书局,2007年版,74页。

6 岳玉玺等,《傅斯年——大气磅礴的一代学人》,292页。

7 《北大又面临灾难胡适自认“逃兵”在京校友校庆会中沉痛致词》,载《申报》1948年12月18日。

8 《申报》1949年1月14日。

9 何兹全,《李庄板栗坳·史语所——我终身难忘的地方》,《新学术之路》,“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1998年版,819页。

10 台北“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傅斯年图书馆史语所档案(以下简称“所档”):台2-88、92。

11 王富仁、石兴泽编,《谔谔之士——名人笔下的傅斯年傅斯年笔下的名人》,东方出版中心,1999年版,194页。

12 转引自李东华,《从往来书信看傅斯年与夏鼐的关系:两代学术领袖的相知与传承》,《古今论衡》第21期,2010年12月。

13 1949年5月4日,《夏鼐日记》卷4,238页。

14 全汉升,《回首来时路》,《新学术之路》,487页。

15、16 《竺可桢日记》第二册,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1260页。

17 《欢迎李四光归国抵沪科学院华东办事处盛会》,载《申报》1950年4月11日。

18 《中国博物馆》2000年3期。

19 1950年6月21日,《夏鼐日记》卷4,305页。

20 1950年7月29日,《夏鼐日记》卷4,313页。

21 1954年4月11日,《夏鼐日记》卷5,83页。

22、23 赵俪生,《篱槿堂自叙》,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年版。

24 1952年8月2日《夏鼐日记》卷4,498页。

25 1952年12月31日《夏鼐日记》卷4,526—528页。

26 葛剑雄整理,《谭其骧日记》,文汇出版社,1998年版。

27 《人民日报》1954年1月15日,作者张沛。

28 朱正,《1957年的夏天——从百家争鸣到一家争鸣》,河南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29 陈存恭、陈仲玉、任玉德,《石璋如先生访问记录》,319—320页。

30 1949年7月10日,《夏鼐日记》卷4,249页。

31 所档:李6-1-16。

32 所档:台2-2。

33 俞大綵,《忆孟真》,聊城师范学院历史系等合编,《傅斯年》,山东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323页。

34 俞大綵,《忆孟真》,聊城师范学院历史系等合编,《傅斯年》,322页。

35 原载1950年1月30日《台大校刊》第55期,欧阳哲生编,《傅斯年全集》卷7,湖南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376页。

36 陈寅恪,《陈寅恪集·诗集》,三联书店2001年版,74页。

37 聊城师范学院历史系等合编,《傅斯年》,244页。

38 所档:北16-7。

39 所档:北16-9。

40 张春树,《温旧业、念恩师——附论民国史学》,《新学术之路》,975页。

41 李扬编著,《国立中央研究院史》,中国科学院图书情报工作杂志社,1998年版。

董作宾携女友田野调查风波

1 在美国主要研究印第安人小语种,归国后主要研究藏缅语、马来语、倮倮语等民族语言。

2 所档:元234-9。

3 所档:Ⅲ:202。

4 所档:Ⅲ:205。

5 旧称彰德。

6 所档:元23-32。

7 指民国政府首都南京。

8 傅斯年致史语所电,欧阳哲生编,《傅斯年全集》卷7,14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