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坳上的北大文研所

“栗峰文史集英才,北大愚生老大回。故旧重逢惊岁月,暂时谈宴亦心开。”为纪念1992年6月26日在北京的一次同学会,海外知名的校雠学大家王叔岷题了这首小诗。“栗峰”一词,是指1941年至1946年,北大文科研究所办事处迁到四川南溪县李庄镇的栗峰山庄,他们在那里完成学业。“惊岁月”是因海峡阻隔,当年同学一别重逢竟用了四十五年。可堪告慰的是聚会者任继愈、张政烺、马学良等,分别在哲学、史学、语言学等领域,已卓然大家,著作等身。此次聚会,还有一段花絮:王叔岷想去看看梦寐已久的北大校园,当驱车来到北大,“抵校门,有卫兵把守,遂不愿进入,摄影而去”。他叹道:“岷为北大生,未进入北大校门一步,既可笑,亦可怪也!”1山坳上的北大文科研究所,是中国教育史上的奇迹。只是不为史载,亦鲜为人知。

北大文科研究所自1918年草创,那时的名称叫北京大学国文门(此外还有英文门和哲学门),导师有陈独秀、胡适、刘半农、周作人、陈汉章、田北湖、黄侃、钱玄同、沈尹默、沈兼士等,学生有傅斯年、冯友兰、范文澜、陈钟凡、孙本文、顾名、袁振英、崔龙文约四十人。此阶段办学的主要形式是集会(讲演会、讨论会)、办刊、调查,既似英美现代高校的Seminar(研讨班),又有中国传统书院的意味。

1991年原栗峰书院的北大文科研究生同学会上,王叔岷(左)、任继愈(右)合影。

1921年11月,北京大学研究所国学门正式成立,研究所国学门委员会委员长蔡元培,委员有顾孟余、沈兼士、李大钊、马裕藻、朱希祖、胡适、钱玄同、周作人等。研究的范围包括文字学、文学、哲学、史学及考古学等五大类,并以此建立了五个研究室。此时的导师有沈兼士、刘半农、钱玄同、周作人、胡适、陈独秀、陈万里、林语堂、马衡、顾颉刚、常维钧、单不庵等,可谓盛极一时;学生有魏建功、罗庸、张煦、郑天挺、容庚、冯淑兰、董作宾、李正奋等三十二人,尽皆一时之选。

1932年胡适担任北大文学院院长,兼中文系主任,主持北大研究院文史部。1934年经他提议,北大研究院文史部易名为北大文科研究所(以下简称“北大文研所”)。北大校长蒋梦麟把胡适与傅斯年,视为治校的两位高参。他说,“事无大小,都就商于两位。他们两位代北大请了好多位国内著名教授。北大在北伐成功以后之复兴,他们两位的功劳,实在太大了。”

那时,中研院史语所办公地在北平北海静心斋。史语所所长傅斯年回到母校兼任教授,在文研所开课,科目有“史学方法导论”、“中国古代文学史”、“中国上古史单题研究”等。他讲授“史学方法导论”,介绍中国及欧洲的史学观点、自然科学与史学之关系、史料之整理方法等;讲授“中国上古史单题研究”,“此科所讲,大致以近年考古学在中国古代史范围中所贡献者为限,并以新获知识与经典遗文比核,如地理与历史、古代部落与种姓、封建、东夷、考古学上之夏、周与西土、春秋战国间社会之变更、战国之大统一思想、由部落至帝国、秦汉大统一之因素”等。傅斯年的汪洋恣肆,让北大学生大开眼界。他对北大的另一贡献是推荐了一批史语所的研究员到北大兼任教授。他怕影响所里工作,只允准了陈寅恪、赵元任、李济、李方桂、董作宾、劳榦等几位。涉足北大,傅斯年暗藏心思:为史语所选才。时在北大读书的邓广铭回忆:“傅斯年、董作宾、李济、梁思永诸先生都在北大讲课,想发现选拔人才。后来,北大毕业生到史学语所去的很多,我的同学中就有胡厚宣、张政烺、傅乐焕、王崇武等人。”此外还有何兹全、全汉升、逯钦立等。而今这都是些响当当的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