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一十四章 斩(第3/4页)

话音未落,却见自己的警卫满面惊慌的跑进来,“总里,情况不妙。张员带着不少兵向咱们这冲过来,他们……都扛着黄龙旗,留着辫子。”

与此同时,山海关、榆关、九门口等地驻扎的奉军,忽然接到开拔命令,随即以铺天盖地的态势向京城冲来,察哈尔、热河驻扎的北洋兵,亦开始有所行动,其前进的方向都是京城。热、察两都统打出的旗号为调查总统死因,惩罚凶手。张雨亭则宣称,为保护国家经济及民众安全,带兵进关武力督促双方停战。

原本坐山观虎斗的各方,这时纷纷选择下场,他们的情报比皖军灵活,所知的消息更多。现在胜负已明,不痛打落水狗,等待何时。

前线。

绝望的边防军军官跪倒在地,看着身旁尸横遍野的袍泽以及残破的旗帜,用力捶打着地面,发出阵阵绝望的哀号。“为什么会这样,为什么!我们辛苦练兵,为什么还是打不过鲁军,还输的那么惨!我不甘心!”其身旁的鲁军不耐烦地催促着

“快走快走,当俘虏了哪那么多话,我们鲁军优待战俘,走,跟我们吃饭去。”

鲁军三个主力师的实际兵力,都相当于边防军的一个半师。按照边防军计算方式,在西路战场上,鲁军的兵力应为四个半师。如果皖军五个师一起压上来,或许还有的周旋。可是这种分别前进的添油战术,却给了鲁军各个击破的关系。

加上后勤补给,战争动员的差距,鲁军以百姓战争方式,让皖军体验了一次什么叫绝望。只付出轻微代价的鲁军,就让四师皖军永远成为历史。只有谭金方部下参谋李文扬在遭遇攻击之初,就带领早有准备的一个团立刻撤退,并成功通过鲁军数道封锁线逃之夭夭,成为此次战役中,皖军唯一一支整建制撤出战场的部队

整场战斗堪称完美,过程中鲁军也诞生了不少未来将星。比如第五师旅长李纵云,带领敢死队直突师部,先生擒程云鹗后又击毙谭金方一、张国栋、宋子扬三人,被称为鲁军内的师长杀手。

王斌承则以山东的外籍部队加次级部队编成的军队,发出“军官退后,士兵斩杀。士兵退后,军官正法”的誓言后,全歼皖军殿后警卫部队,包括铁勒人组成的步兵连,也挡不住他的攻击。随即又挥师直扑廊坊,试图生擒徐又铮。

此时,徐又铮手上,还有一个完整建制的师以及部分残兵败将,从纸面兵力上,依旧颇为可观。廊坊城内军资充足,囤积大量战争物资,颇有一战之力。

同时,段香岩部下魏宗翰、李进材等部,也因为段香岩临阵脱逃失去指挥,转而投奔徐又铮部。在段香岩一路大溃散的背景下,如果其能收拢边防各军溃兵,继续坚守廊坊阵地,王斌承的进攻很可能撞上铁板,一败涂地。

但是当魏宗翰部前锋抵达廊坊后,却得知一个惊人消息,一向以诸葛复生自命的徐总指挥带着卫队已经不见了。

连续失去指挥官的打击,让这支部队失去了最后的支柱,当王斌承前锋抵达廊坊时,所见的,就是排列整齐等待收编的边防军。这些部队所携有大批武器弹药,任何人抓在手里,都是一支极可贵的力量。可是王斌承对他们兴趣并不大,他只问了一个问题“徐又铮呢?”

山野之间,一支百人规模的马队,没命的奔跑。马上的骑士装具齐全,每人皆有两支左轮手枪,在当下而言,这样的装备,通常是主官的卫队。但是这支队伍既没有旗帜,也没有穿着将军服饰的军官,大家都穿着军装,仿佛就是一群被打散的溃兵。

这一路并不怎么太平,零星枪声从没有停止过。溃散的皖军与鲁军的游骑同样危险,这支队伍人马甚多,且装备精良,轻易没人敢来捋虎须。但是总有些亡命徒,需要这些士兵去拼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