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六十三章 遍地都是张宗尧(第2/3页)

赵冠侯摇摇头,手在腿上拍着板,眼睛跟着杨玉竹的柳腰转动。“不必了。这件事,其实我之前有所察觉,但是没必要干涉。罗家在部队里的影响有限,手上掌握不住多少部队,也就是罗小姐因为舞旗指挥,亲临战阵,在基层士兵里很有威望。可是第一师关系盘根错节,她那点威望,又怎么够用?过去打张宗尧,所有的矛盾都被这个大敌压着。现在大敌解决了,和平在望,大家的矛盾,分赃的不均,就都成了问题。这显然是有人急着跳出来摘桃子,连暗杀这种东西都用出来,还想要栽赃。让他们闹吧,连南军都服了,他们还能闹出什么花样来?姓罗的不来求咱们,咱们也犯不上管闲事。等到价码谈的差不多,再把这些人挨个敲打一遍不晚,姐,我们一起看戏。”

在与张宗尧激战期间,长沙已经换了主人。张宗尧以答应所有条件为代价,希望换取南军出兵。但是谭婆婆通盘考虑后觉得,与其与张宗尧联合抵抗鲁军,还不如联合鲁军,吃掉张宗尧。自己是湖南本土势力,如果落一个联合张宗尧的名声,自己将来还要不要在湖南待下去?

确认前线的北洋兵大量开拔之后,赵恒易带三个旅兵临长沙,由于张宗尧带走了所有主力部队,留守的队伍缺乏组织,也没有战斗力,所以很容易被民军接管城市。曾经张宗尧奉为上宾的顾问长野,还没来得及离开,就被民军抓了俘虏。

在他身上,除了发现了一大笔钱以外,另外有一份颇为重要的湖南全省矿藏分布图,以及其绘制的湖南军事地图。凭这些东西,就可以认定其为扶桑驻中国的间谍,而张宗尧与其勾结,自然就是叛徒。

连同长野及缴获,都被民军移交给鲁军,名义上自然是说,南军希望和平,不想在内战里制造杀戮,应携手对抗外敌。实际上,就是向北军示好。

赵恒易名义上的三个旅,实际兵力不足六千,饷械两缺,连吃掉张宗尧都做不到,更不可能跟鲁军正面做战。谭延凯出兵前,就再三下达命令:以和为贵,一定要以和为贵。地可以让,事可以谈,就是千万不要刺激鲁军,别把他们引到湘西来。

民军也没有刺激鲁军的本钱,长沙城游行的学生,都高喊着赵冠帅万岁。人心所向,已经不是士绅或几个财主支持那么简单,而是老百姓从心里拥戴这位鲁督。民军如果站出来跟鲁军作战,市民和手下的弟兄支持谁,却很难说。

像是赵冠侯岳麓山之行,民军就表示出充分诚意,城里只留维持秩序部队,大多数部队离长沙十里驻扎,以示只是维持治安,绝没有攻击的意图。

湘桂联军中占主导地位的桂军,也与鲁军极为亲厚。虽然其名义上的盟主岑春宣对赵冠侯并无好感,但是陆干卿在京城和赵冠侯结拜,两下的往来一直没停过。更重要者,在山东大战之后,西南五省没有哪支力量敢于夸口,有能力从鲁军手上讨得好去。这时候,拉关系,自然比动刀子来的要紧。

陆干卿大力倡导和平,来自广东抚军院的特使,已经开始与邹秀荣接触,希望以和平的方式,解决南北冲突。和平基本可以确认到来,现在的第一要务,自然就变成了抢蛋糕。

湖南士绅,因为地域及派系的关系,内部争斗同样严重。罗重轩在军队里的影响一般,主要是在学界及财经界颇有名望,于议员里,也很有些影响。如果重建省议会,他确实是极为有力的那一派,问鼎省掌的难度也不高。

可是,毕竟刚刚结束战争,军人的影响还是非常大,枪杆子对印把子,有先天的优势。一些在军队里有关系的乡绅,并不满意罗重轩当省掌。尤其是看出,罗潇潇这位才女,似乎并不怎么得宠之后,对罗家的打击,也开始升级。从会议上的争权,到这次居然开枪,显然,有的人已经越来越急于夺取权柄,无所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