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二十五章 收复失地(第3/4页)

济南城外的官道两侧,送行之人铺天盖地,来自山东各界的代表,都要为收复国土的将士送行。劳军的饮食,一直排出十几里,送行者组成的人浪,一次次冲向由鲁军士兵组成的堤坝。

即使是强悍的鲁军嫡系,在如此庞大的人海面前,也觉得心里没底,已经向上汇报了数次,情况特殊,请求增援。人浪第一排的,被身后的力量推动着,不受控制的撞向士兵的步枪,随即又被推回来。他们中男女老少,各样俱全,既有衣冠楚楚的成功人士,也有一身金朝官服的遗老。

不知是谁,忽然大喊道:“大旗!是冠帅的大旗!”随即,人潮就变的更加凶猛,只一瞬间,堤坝就冲开了几个豁口。人群分开哨兵,向着纛队奔来。

前排的士兵警戒的举起步枪,赵冠侯在马上大叫道:“不许伤人!告诉大家,遵守秩序。”

手执高音喇叭的警卫兵,放开喉咙提示着遵守秩序,有赖于山东奉行数年的新式管理制度,守序几乎变成了人们生活中的一部分,在几次喊话之后,人群总算渐渐恢复了理智,卫兵则趁机恢复了人堤。

“闪开,全闪开!”一名六十开外但是面色红润精神饱满的老人,年迈力未衰,竟是有一身很高明的武技,步如趟泥,下盘扎实,两臂分开人群,向着赵冠侯马前冲过来。

他头上戴着亮蓝顶戴,一身前金正三品武将官袍,再看脑后,还留着长长的辫子。一看便知,是前金时代的遗老。老人离着马头甚远,就跪倒在地

“标下登州绍襄公麾下听用,登字三营管带黄立功,给赵爵帅请安!”边说边将一份手本顶在头上。

他的嗓门奇大,一声喊出去,围观的人群里,猛的爆发出一阵笑声。两个三十来岁的年轻人满面通红的在老头身后跪下,埋怨道:“爹,您这是干啥?大金都亡国了,不兴这一套了。”

“滚!你们懂什么?咱家世受皇恩,你们吃的穿的,哪不是皇上赏的?没有老子当兵挣的钱粮,你们早饿死了。食爷禄来报爷恩,不管到什么时候,老子都是大金的武将。爵帅是朝廷封的侯爷,不管到什么时候都是!”

赵冠侯在马上笑道:“黄老,有话起来说吧。共合了,不流行这套跪拜行参,递手本的规矩了。咱这又不是徐州,我也不是张员。”

“礼不可废,不管前金还是共合,老规矩就是规矩,不能变。在大帅面前,小的就得下跪,这是军中几百年的老规矩了,改不得。小的今天前来,特为给爵帅请安,另外将犬子送到爵帅麾下,为爵帅冲锋陷阵,报效朝廷。”

“投军?济南有招兵处,可以让令郎到招兵处报名,不过老爷子还请三思,眼下山东说不定就要开战,这个时候投军,可是要拿命换钱粮的。”

黄立功又重重的磕了一个头“爵帅,自从共合以来,我黄家子弟都已经退出军界,咱家世受皇恩,不能为乱臣贼子卖命。可是今天,我要亲手把我黄家的子弟送入军中,为的就是替爵帅效死。”

他转过身,对路两旁的欢送队伍道:“各位父老乡亲,自我大金与阿尔比昂构兵于广州,到当初闹拳乱。几十年的光景,我们与洋人大仗小仗打了无数,哪次不是割地赔款?哪次不是让人家把咱打翻在地!现在,大帅带着兵,把洋鬼子占去的租界收回来,这是给咱所有人争脸面的大好事!我黄某人当了一辈子兵,靠军功挣了个三品前程回来,可是心里不痛快。我没赶上这么好的大帅,委屈啊!我年岁大了,抡不动刀枪,上不了战场。可我家还有儿有孙,他们可以投军报效,你们说,我能错过这么个好机会么?我家中有三个孙子,有一个留下传承香火就够了,其他的都送他们去投军,就算是都死在战场上,也是为国捐躯,可以比岳精忠、关云长!虽死何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