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一十三章 笔扫千军白斯文(第2/3页)

山东社会风俗报,虽然是情报机关的下属机构,但确实有这么一家报馆成立。当然报纸质量无从追究,销路也没人在意。可今天,一个戴金丝边眼镜的中年男子在大白天大摇大摆走进报馆,开宗明义“兄弟白斯文,是咱们报馆新来的主笔。今后大家精诚合作,把报纸办好,办成共合最有良心的报纸,大家有信心吧。”

主笔?办报纸?几个满脸横肉的编辑与访员看着白斯文,如果不是有两个同僚陪他来,一准认为是闯空门的,抓起来拷打一番再说。可是一名陪同者拿出了十格格的手令,这就证明不是个恶作剧或是误会,而是真有其事。

这名为白斯文的男子,见没人搭理他,就自顾坐到一张桌前,拿起笔纸,低头忙和。几个名义上的报人全都不明就理,问那两个同来者“这个……怎么个意思?”

“你们知道那新安天会吧?就是他写的本子,很得了一笔奖金。结果自己吃喝票赌用掉了,就想着讹诈官府。去调查淮河疏浚工程死亡人数,被定了个间谍罪,弄到号子里关了一年多。可是现在用的着,按大帅的话说,他一支笔,可抵一个团。现在是用他的时候了,反正要是不好好干的话……”几个人露出了熟悉的笑容,比起编排报纸,这些出身前金粘杆处等机构的人,显然还是收拾人更在行一些。

名为白斯文的男子,并没有受外界干扰,而是低头奋笔疾书,此时此刻的他,身上竟是有着一种莫名的威风,让几个山东情治人员不敢小觑。等了约莫四十分钟,白斯文猛的一拍桌子,倒把另外几人吓了一跳。

“一篇急就章,实在算不上好,但是对付这些东洋废物,勉强也算够用。几位请上眼。”

见他神气活现的模样,一瞬间,让几个情治人员不敢直视,心里不由产生一丝动摇:是不是这真是个未被发掘的人才,对他态度是不是太生硬了一些?万一人家以后得了重用,自己这几个小把戏,能禁的住人家一句话么?

就在一个情治人员忍不住伸手掏烟,准备跟白斯文套点近乎,为将来拉个善缘的当口。不想白斯文的神色已经从方才的神采飞扬,又变回了常见的猥琐样子,带着讨好的笑容看着几个人

“几位爷,咱这中午管饭么?十格格可答应我了,只要好好干,每月开二百大洋的饷,中午四菜一汤,保证两个荤菜,连找女人,都是公费报销……”

掏烟的手又塞了回去,那人没好气的在白斯文肩上一推“给我老实的,不许乱说乱动啊,敢乱跑一枪崩了你!我先看看你写的怎么样,如果敢胡写乱写,我就地打折你的腿……”

等到那人把文章看了几次以后,与其他几人使个眼色,将文章传阅一通,最后几人彼此对视,同时点头“这家伙的名字没起错,真是白斯文!”

这篇急就章,名为:论山东经济。实际是从山东的难民数量,福利开支,每月进帐,以及为安置难民所要增加的开支等处,进行详细计算,从数据的角度,论证了借洋债的正当性。

即不借洋债,拿什么给大家发工资,拿什么保证老百姓过现在的日子,谁要是反对借洋债的,得先想想买不到便宜粮食,买不到便宜盐该怎么办?

同时,又根据山东的收入情况得出结论,区区一百六十兆马克的洋债,不过一百兆大洋左右,有什么了不起的?用不了二十年就能还清。先把矿路借给洋人用二十年,将来再予以收回,类似土地招佃,洋人不过是我们的佃户,我们是地主!都当地主了,你还有什么不满意的。再者我山东物产丰富,以目前的开采能力判断,所有的大矿,二十年根本采不空,到时候该是我们,还是我们的。

这些细帐上罗列的数据,来自山东财政厅,当然数字不可能准确,很多地方是搀了水的。但是白斯文的能力在于颠倒黑白,扭曲是非,明明是极为不堪之事,到他笔下稍加润色,就成了正确无比,高瞻远瞩。一篇雄文写下来,赵冠帅忍辱负重,为山东大众谋取福利,借洋债实际是利国利民利山东的善举。谁反对借债,谁就是民贼,是山东父老乡亲的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