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七十一章 断刀(上)(第2/3页)

高峻与曹世英私交最好,见识上也极为相得,点头道:“郭剑火烧长安,真是一手臭棋。原本预备支援我们的滇贵两军,因为这事,都不肯出兵。四川方面,也怕咱们进川之后杀人放火,从欢迎变成了敌对。在边界陈兵以待,不允许我们进川。这么个惹祸精,咱们还要去救他,给他善后。消耗鲁军,实际更要消耗我们自己人,这么多的弟兄,到时候就要拿人命,去填鲁军的大炮了。”

“也不至于如此。咱们奇兵突袭商南,只要打下来,就有一笔利市好发。商南是鲁军储存给养之地,必有大批的辎重。打下来,大家也都能发财,下面的人,不会反对。至于正面与鲁军作战,我想以赵冠侯的情报能力,肯定可以知道我们这次是动真格的。他并不会支持打消耗战,他的部下也不会。我们只要把架子摆开,他自己也会懂得取舍,只要把架势扎足,他自己,或许就会撤了。不管怎么说,五路联军,重点就是一个联字。要是大家彼此不相救,那不成了笑话,让人看不起。等把他救出来,再想办法。天长日久,补给艰难,鲁军在陕西,不会待的太久。”

曹世英边说边比画道:“自为省来援的物资,大多要走河南。那里趟将遍地,就算王天纵带进陕西一部分,在本土,还有的是。那些人天地不怕,都是些不要命的主。眼看着铁路上过军需,他们不会不眼红。只要他们打铁路,断绝鲁军的补给,鲁军想不退也不行。总之,这笔账鲁军怎么算怎么也是赔钱,这生意没人乐意做,虚应故事打两仗,到时候自己就走了。只要他们走,陕西的局面就算是活了。”

两人对于战胜鲁军,都已经不抱幻想,但是对于吓退鲁军的信心颇足。这时,前哨的通信兵传来消息,担任先锋任务的杨九娃,已经与鲁军的部队发生接触,双方互有伤亡,但是民军人多,鲁军已经开始撤退。

高峻面色一喜“打的好!看来鲁军的求战意志果然不强,吩咐前锋,加快行军,早一点打到华阴,就早一点解决战斗。”

杨九娃的前锋部队两千余人,是整支联军的精锐,杨九娃自己,更是刀客里出名的猛将。曹世英的坐骑到了前线时,只见战场上,北洋军遗尸三十有余,缴获的长短枪械超过二十支。这在战绩上算不上多出色,可是对于联军的信心颇有提升,至少告诉大家,鲁军也是血肉之躯,并非不可战胜。

原本松散的刀客们,等到此时,却变的如同狼群一般,因为见到血,而格外兴奋。步伐在悄悄加快,将身上最后的烧酒一股脑倒进嘴里,靠着酒意抵消着刺骨寒风,向着华阴前进。

很快,前哨的枪声又响了起来,持续的时间不长,前锋喜信又来。鲁军在此布防的部队同样极少,甫一接触,就开始败退,只放了两阵排子枪,就都撤了下去。但是杨九娃反倒下令,前锋部队放慢前进速度,搜索前进,谨防敌人的埋伏。

曹世英笑道:“九娃用兵,太过谨慎。就算鲁军诱敌,又能把我们诱到哪去?咱们总归是要到华阴的,这一带山山水水,全都装在咱的心里,要比地利,他娃还差的远。告诉他,加快速度,打通了华阴县,让郭剑的婆姨,给咱唱出大戏!”

为了杨观音!这样的口号,让队伍的精神变的更加饱满,速度也更加快。在不知不觉间,部队的间距在拉大,一部分士兵掉队,另一部分部队则冲的越来越靠前。

杨九娃的先锋队,两次进攻之后,损失并不大,士兵们开始轻视鲁军的战斗力,认为对付其殿后部队,并不算困难。只有杨九娃的眉头越皱越紧,吩咐着部下,慢些,再慢些,留神中了埋伏!

这些人马对于附近地形极是熟悉,选择的,自然不会是那种狭隘难行的险关狭道,因此部下并不怎么在意伏击。换句话说,这条路,本就没有多少可供伏击的地势。随着曹世英的命令传来,前锋军的精神越发亢奋,有人呐喊着杨观音的名字,开始前冲,队伍的阵型,也就越发散乱。